-->

翟飞:关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现存问题的几点思考

来源:中国文化观察网 作者:翟飞  发布时间:2017-07-18 20:22
翟飞:关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现存问题的几点思考(图1)
(作者翟飞近照)

  目前我国私募基金近几年呈现出较为良好的态势,但是,其发展进程中也遭遇了一些瓶颈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并且结合政策体系对其进行优化引导。在政策措施的框架体系中,发展私募股权基金,才能有效发挥其带动国民经济的价值和优势,减少类似Pre-IPO基金的产生,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相关部门要给予重视,从根本上优化私募股权基金的管理效果。其中,火线入股问题、过度增长问题、泡沫化问题以及财务造假问题等都需要企业深入思考。

  1.火线入股问题

  在资本市场中,Pre-IPO较为常见,也被称为引进基石投资者,为了有效保证IPO 进行定价操作而展开的。由于基石投资在运行过程中要服从锁定期的具体要求,就导致交易中出现了折让问题。在国外,参与Pre-IPO的投资者往往都是行业中的巨鳄或者是品牌机构投资人,主要是提高上市公司的市场吸引力,从而有效提高上市公司的发行效率。在我国,阿里巴巴在H股项目发行过程中,就引进了雅虎、富士康以及工商银行等基石投资者。在实际应用和运行体系建立后,私募股权基金在Pre-IPO结构中,得到的收益较为有限,只有有效控制风险,才能保证收益的稳定性。另外,在我国的PE市场中,Pre-IPO的基金占据较大份额,不同于传统的私募股权投资机制,也和国外成熟的管理体系相距甚远,仅仅只是在投资结构中对企业股权进行分配,且投资周期较短,会导致入股价格严重低于Pre-IPO的实际发行价格。也就是这种冒进的经济行为,被称作火线入股。不仅会对整个资本市场的公开性、公正性以及公平性造成破坏,甚至会形成拟上市公司与权力机构之间的利益输送。对于这种影响政府对私募股权基金运行政策导向的基金结构,相关部门要严肃处理。

  2.增长速度过快问题

  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若是接受了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不仅仅能有效缓解资金链断裂的问题,也能有效落实资金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私募股权基金是一把双刃剑,不仅能促进企业的稳定运行,也会使得企业由于陷入高速增长的陷阱而最终血本无归。因此,对于投资入股后的退出机制,一直是企业和基金管理部门需要着重关注的。接受私募股权基金的企业,若是为了短期业绩不惜牺牲企业的综合能力和长效发展水平,就会存在盲目发展的问题。也就是说,一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存在下降问题,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偷工减料,销售机制也盲目扩大,导致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现了懈怠或者是丧失的问题,都是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在发展进程中,若是不能认清业绩增长和企业持续性优化之间的关系,就会出现增长速度过快的问题。一旦经营环境出现了变化,企业的经济增长平衡被打破,无法达到预期的业绩目标,企业就要割让大额股权给私募股权基金投资者,产生的经济损失将更多。因此,私募股权基金只是企业渡过困难期的一个跳板和融资渠道,并不是解决根本问题的关键,企业要在资金结构缓解后,升级管理理念和企业自身的管控效果,创新发展的同时,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自身实力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翟飞:关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现存问题的几点思考(图2)

  3.投资泡沫化问题

  在私募基金投资体系建立过程中,投资结构往往习惯于集中在某一个行业中,就导致这个行业出现过热的问题,甚至直接造成投资泡沫化。这种情况在市场中屡见不鲜,无论是网络科技还是新能源开发,都出现过泡沫经济的情况,因此,私募股权基金投资体系在积极开展价值管理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行业泡沫,并且伴随着资源和价值的流失。例如,在新传媒行业刚开始发展的几年间,分众传媒成功在海外挂牌上市,使得很多私募股权基金持有人都收获颇丰,于是,更多的人开始在领域内继续发展,在任何公众场合都能找到相应的广告宣传。媒体的竞争使得租金随之增高,新媒体公司的企业运行成本也就逐渐增多,但是,作为商家的广告企业,并不会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新媒体公司中,就导致一部分新媒体公司面临资金链短缺的问题,甚至出现了泡沫经济的危险。就像泡沫一样,大量冗杂的资金和资源都会随之覆灭,导致经济发展结构出现不均衡的问题,经济发展严重受损。

翟飞:关于我国私募股权基金现存问题的几点思考(图3)

  4.财务造假问题

  在我国,私募股权基金并没有全部成为上市企业,往往是希望借助上市实现退出机制和价值增值,然而,由于不同的原因导致企业发展结构和上市要求之间存在不相符的问题。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中,部分私募股权基金业主会默认企业进行财务造假,甚至以更加恶劣的欺诈手段完成企业上市工作,从中牟取暴利。也有部分私募股权基金业主会借助关联交易以及虚增收入等方式对财务优势进行夸大,利用增值业务满足其上市圈钱的私欲。目前,我国市场中,直投配合保荐的操作模式就是财务造假的帮凶,证券公司在对IPO企业进行保荐的过程中,会利用直投公司进行参股,也就是说,证券公司在整个交易流程中不仅是股东还是保荐人,这种方式严重破坏了保荐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得相关信息与事实严重不符,也导致虚假陈述现象存在蔓延的态势。

  (作者系北京鹳雀财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