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打通艺术电影的最后“一公里”(文化圆桌)
制图:蔡华伟
从去年的《聂隐娘》《山河故人》《喜马拉雅天梯》《心迷宫》,到今年的《路边野餐》《长江图》以及即将上映的《盛先生的花儿》,一批优秀的艺术影片正在中国电影市场崛起。如何为艺术电影找到观众,为观众找到艺术电影,成为推动中国电影多样化发展的重要命题。
近期,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在长春宣布成立。该联盟由中国电影资料馆联合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暖流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百老汇电影中心、北京微影时代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0个影厅作为首批加盟影厅放映艺术电影,保证每天至少放映三场艺术电影,且每周至少保证10个黄金场次放映。联盟还将在全国征集400个合作艺术影厅,持续扩大艺术影院放映规模。
我们邀请电影研究者、导演、策展人畅谈他们的观察与经验,探讨如何打通艺术电影的最后“一公里”。
——编 者
中国故事需要艺术化表达
贾樟柯(导演)
我加盟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的第一个职业身份是电影导演。从1998年第一部影片到现在,我一直在从事艺术电影这一类型工作。能有一个艺术电影的放映联盟是我们导演同行数十年的诉求。
我们成长为一个电影生产的大国,为数众多的导演入行的时候,都希望通过电影表达他们的情感。特别是我们经过了激荡三十年的社会变革,有太多的人与事、太多的感受,需要通过电影这个大众化媒介分享。电影负载了我们的情感、光影手法,它超越时间、超越国家、超越文字,是能在心中引起共识与交流的一门艺术。而就整个电影工业而言,推动和支持艺术电影的发展非常重要。艺术电影的前瞻性,对电影技术与艺术的探索性实验,能够为整个电影工业带来新的思维模式。世界各地的电影工业大国,像美国、法国等,都是善于把新的电影创造的元素转化成电影工业的财富。这个转化的过程中,渠道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从过去的计划经济到现在市场经济,再到中国电影产业化变革,艺术电影最关键的事情是扩大放映渠道。过去一段时间我们的渠道比较粗放,好莱坞电影、商业影片、艺术电影、文化电影、纪录片都在同一个渠道混合地发行,以至于艺术电影找不到观众,观众也找不到艺术电影。现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壮大,在拥有这么多的终端、影院的形势下,渠道完全可以进一步细化。艺术电影联盟的应运而生,给了艺术电影导演找到观众的机会,也是中国庞大的艺术电影人群观看艺术电影的窗口。
艺术电影放映同样是让电影文化更加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国家更有文化气息的方式。法国有一个评选机制,每年会评选出重要的艺术电影,让这些电影成为初中生、高中生的必修课程。这就像我们把鲁迅先生的文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纳入教育体系一样,电影教育也是人的成长过程中必要的一块,是人文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我期待,随着艺术电影文化影响力的显现,艺术电影的思想成果也可以被我们的孩子吸收到。这将不仅是中国电影导演的事情,中国电影的事情,也是中国文化的一件重要事情。
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需要同步吸取全人类的智慧。我今年在一些国外电影公司考察访问,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因为中国电影的体量和影响力,很多欧美大的制片发行公司都开始关注中国。这是中国市场和中国创意的吸引力,也是我们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机会。
为观众与影片搭建桥梁
孙向辉(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
今天说到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很多人会拿她作为艺术电影放映市场可以繁荣发展的佐证。前些年我们的艺术影院却是多次经历对外承包、加入商业院线、艺术与商业混合经营与坚持做艺术电影的经营道路选择。但我们有一批宁愿拿着3000元工资也不愿意放弃艺术电影的工作人员。他们凭着一腔迷影的热情和深厚的电影文化积淀,也凭着一种传播电影文化的使命感,坚守、培育和壮大了这个阵地。
回顾过往,是什么支撑我们走到了今天?首先是观众给了我们信心。艺术影院第一次爆场是一部日本动漫电影,开票前买票的队伍就一眼望不到头了,引起周围居民和路人的好奇。这个活动的策展人是我们技术部的资深动漫迷,他们负责选片,播放暖场音乐,得到观众们的极大共鸣,很多影迷在社交网站上做了激情澎湃的记录。这个夏天成为艺术影院放映的转折点,我们经常意外地、不期然地遇到影迷观众们的狂热追捧,这给了我们巨大的精神鼓舞。我们看到,不同类别、不同类型的影片都会有忠实的、热情的观众,能不遗余力地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好的电影是我们的幸福。艺术影院逐步从一周放一场电影转为每周只有一天不放电影。所以,我们要对中国观众抱有信心。
第二个推动我们坚持做艺术电影放映和推广的巨大动力,来自对中国100多年电影宝库开掘与传承的情怀和对当今艺术电影创作的信心。
中国电影资料馆在中国是唯一的国家级电影资料馆,在亚洲也是最大的电影资料馆之一,储备了丰富的中外电影资源,因此担负着向中国以及国外观众传播中国电影文化的重任。中国默片的巅峰之作《神女》拍摄于1934年,2014年开始我们做修复版《神女》的配乐放映,在北京放映时邀请了中国爱乐乐团做现场配乐,这之后又在十个国家和国际电影节放映,特别是在加拿大、英国、法国、葡萄牙、德国等进行了配乐放映,无数观众为30年代旧中国女性悲惨生活和著名女星阮玲玉的精湛演技洒下了热泪。
现在,资料馆的优秀国产电影放映已经形成了特色。我们有经典国产影片的展映,包括大批第四、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作品。有戏曲电影专场“银海戏苑”,每周二晚在小西天艺术影院2号厅放映戏曲电影。还有从去年起开始的优秀国产新片的多轮长线放映,如《心迷宫》《喜马拉雅天梯》《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等都得以接触到更多影迷观众。
好的、忠实的观众和大量的、珍贵的影片中间需要架设一座桥梁。第三个要解决的就是分线发行、差异化经营的问题。艺术电影其实是一个城市活力和创新性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电影资料馆也在向国外同行学习更多分线发行、差异化经营的一些好的做法。例如,2015年,小西天艺术影院对英国国家剧院现场的多部作品进行了系列放映,还策划举办了“米高梅电影回顾展”“大卫里恩4k经典修复放映”“侯孝贤电影回顾展”等活动,并迎来了一批世界一流电影艺术家到场交流,而每种主题展映走进影院的并不是同一批观众。
在建设艺术影院和推广艺术电影放映的进程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中国电影在过去的“黄金十年”创造了市场奇迹,正在进入新的电影文化的“黄金十年”,艺术影院放映联盟的启动无疑将更为有力地助推这一历史进程。
情怀是艺术影院的灵魂
麦圣希(百老汇电影中心总监)
1999年,我加入香港百老汇电影中心。那时中心刚成立3年,正处在艰难阶段。我们有四个厅,放映的是品质不错的影展电影,但观众非常少。香港艺术电影的片源有限,我们又不得不保留两个厅放映商业电影,所以也听到一些揶揄之声。大家一度在犹豫是否坚持下去。后来我们发现,艺术片的观众与商业片的观众并没有天然的、不可跨越的隔阂。如果来看商业片的观众发现隔壁影厅在放映有趣的艺术电影,他们也会去看。我们就通过商业片与艺术片联合的方式,与艺术机构和商业机构开展合作,把观众慢慢扩展开。我们在第十五年的时候终于达到收支平衡,到今年第二十个年头,在香港培养起固定的观众群,树立起艺术电影放映的品牌。
2009年,百老汇电影中心来到北京。刚开始的情况与香港类似,艺术片的片源有限,影院的交通也不太方便,但我们采取与香港不一样的策展方式。我们做了许多国产艺术片的展映,有像贾樟柯、王小帅这样名导的作品,也为一些青年导演提供放映的场所。这些青年导演很珍惜与观众见面的机会,在观众见面交流会上取得了很好的沟通效果。
在北京,我们仍处于摸索中,以学习的态度去理解内地的电影市场。这个市场发展特别快,我认为这同样是艺术影院的发展期。北京的中心刚成立时,观影群体大都是成熟的文艺青年,近几年不断有新鲜的面孔加入。如果我们的策展有卖点,以前商业片的观众很可能因为对一个导演、一个明星感兴趣而加入艺术片的观看。我相信,再过10年、15年,我们在内地一定能找到更多更年轻的艺术片观众。
商业片在电影之外,还是一种消费模式,一种生活态度。推广艺术电影实际上也是在推广一种生活方式。观众来到电影院,除了希望看到喜欢的电影,也是在追求一种休闲方式。在北京的百老汇电影中心,我们设立了咖啡馆和书店,整体氛围与商业影院是不一样的。
策展是艺术影院的灵魂。艺术影院的片子跟商业主流电影是不一样的,如果策展的时候找到一些好片,角度很有趣,可以吸引到更多观众。我们每一次做策展的活动,都安排导演、影评人与观众的交流。每一场交流都是培养观众的机会,观众参与多了就会慢慢形成看电影的想法,以及对影院的感情。因为艺术影院不只是纯消费的活动,而是观众发掘自己、发现世界的一个过程。这是观众与艺术影院的情感纽带。
片源方面,在香港电影之外,我们与许多驻华大使馆或者文化机构展开合作,比如欧盟、法国文化中心、歌德学院、多个国家的电影节等。通过这种方式把片源丰富起来。
一般影院的盈利主要靠电影票和食品售卖,艺术影院主要靠一张张电影票生存。我们培养观众的期限可能会更长一些,或许需要10年、15年,所以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坚持。但我在北京以及内地的其他城市见到了很多热情的观众,他们愿意接受新鲜的电影样式,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相信,内地的电影观众会成长得更快些,我对艺术影院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