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顺势而为因势利导 因地制宜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

来源:中国文化观察网 作者:李娟  发布时间:2016-12-01 10:24

  作者:深圳市龙华新区民治办事处文体中心负责人 李娟

 

  作为公共文体服务体系的终端,基层文体馆站是保证公民实现文化权利最前沿的阵地,其建设和服务水平对一方民众实现自身的文化权利有最直接的影响。

  对于所有的基层文化馆站来说,基本的职能和任务都是一样的。但是,正所谓“文无定法”,具体到每一个馆站个体,确定怎么样的工作思路,采用什么样的工作方式,才能更好地实现职能,更好地完成任务,确实需要认真研究和探索。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所处的环境和面对的民众千差万别,各有其独特性,在甲地行之有效的工作思路和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乙地。因此,每一个基层文化馆站,都应切实评估考量,因地制宜,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探索出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提升服务水平。

  深圳民治办事处,由于其特殊的区域属性,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人口构成上形成独特的现象。与深圳其他街道一样,民治的人口构成中,外来人口占绝大部分。但相对比较特殊的是,外来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例明显较高,外来建设者子女中小学学童比例较高。这一部分老龄人口,大多是从内地跟随子女来深养老的退休干部职工,与普通的老龄人口相比,普遍的文化素质较高,对文化娱乐的需求也相对较为明显,其参与文化活动的意愿较高,主动性较强。对占民治街道人口很大比重的外来建设者,很多都面临一个共同的情况,大多家长较难顾及小学学童的课外时间,甚至疏于管教,因此,对小学学童课外时间的引导,就成了很多家庭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大问题。

  基于这两种情况,我们文体中心认真分析,决定在保证文体中心作为基层文化机构职能实现的前提下,把为老龄群体和小学学童群体提供更全面优质的服务作为专题服务方向,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适度倾斜,打造社区文化特色,以此推动整个辖区的公共文化服务。

  辖区老龄群体中,有很多本身具备文艺专长,甚至以前就是从事文艺工作的专业人才,他们不单热爱文艺活动,而且热心于参与和组织民间文艺活动,自发组织形成了很多松散型的民间业余文艺团体。有鉴于此,文体中心派出工作人员,在深入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大力扶持,如协调民政部门,从社会团体的组织机构认定提供帮助;协调财政部门,争取适度的财政扶持等。根据不同的需要,中心协助解决民间文艺团体的排练演出场所,派出中心专业人员或聘请社会专业文艺人才,组织文艺骨干培训等。在中心的大力扶持下,原先松散型的民间文艺团体逐步正规化,以俏夕阳艺术团、民治民乐队、锦绣江南模特队、老龄书画协会等为代表,民治街道一大批以老龄人为主的民间文艺团体茁壮成长,规模越来越大,水平越来越高。近年来,辖区民间文艺团体多次参与市、区各级大型文艺展演,并获得优异成绩。在第九届澳门木兰拳国际比赛中,民治木兰队的木兰双剑荣获国际一等奖,木兰拳荣获国际三等奖。在它们的带动和辐射下,越来越多的老龄人乃至中青年都参与到业余文化活动中,辖区内民间文化活动日益繁荣,文化氛围越来越浓,文体中心的工作也得到民众的交口称赞。

  针对小学学童课外时间家长难以顾及的现象,文体中心推出“四点半学校”。从孩子实际需求及兴趣爱好出发,分为课业辅导区、少儿阅览区、特色活动班3个区域。课业辅导区配有专人辅导孩子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少儿读物阅览室充分利用街道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为孩子提供书海遨游的好去处;特色活动班则将挖掘孩子特长作为目标,有针对性地举办如 “英语角”、少儿声乐、拉丁舞、柔道、美术手工、民间剪纸、历史故事回顾等各类特色课。在做好一般性辅导的同时,学校还重点关注单亲、特困家庭等孩子的健康心理,通过谈心、开展讲座等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家长培养健康的心态。组织建立“四点半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吸收社区大批义工、全职妈妈、离退休老教师等作为辅导员。几年来,“四点半学校”不仅得到各级领导和上级部门的肯定,也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肯定,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2010年,团中央书记处汪鸿雁书记专程视察民治“四点半学校”,给予了充分的肯定。2011年,中央文明办组织网络媒体采访团,对此进行专题采访报道。

  由于涉及面较广,效果也比较显著,这两类特色文化服务活动的辐射力越来越强,一方面为整个辖区文化氛围的营造提供了强有力的带动,另一方面也为文体中心整体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通过参加此次培训学习,本人更深切地感受到,基层文化馆站的工作,固然要遵循普遍的规律,更要因地制宜,确立适合自己的思路和方式,探索适合本区域公共文化发展的新模式。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