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探讨如何用文学讲好东莞历史名人故事
东莞历史名人与东莞文学创作座谈会桥头镇举行
东莞历史名人与东莞文学创作座谈会桥头镇举行
由东莞时报、东莞市作家协会、东莞市桥头镇文化广电视服务中心联合主办的东莞历史名人与东莞文学创作座谈会于6月2日在桥头举行,座谈会通过围绕“文学,如何让东莞历史名人走向中国”的主题,进行一次深入的讨论与交流,借助文学的力量让东莞历史名人重新焕发光彩,走出东莞,走向全国。
《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杨晓升,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钟山》杂志主编贾梦玮,吉林省作协副主席、《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花城》杂志原主编田瑛、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作品》杂志副总编王十月,以及东莞市委宣传部、市政协、东莞日报社、市文广新局、市文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紧紧围绕“文学,如何让东莞历史名人走向中国”的这个主题,进行一次较为深入的讨论与交流,与会人员一一作了发言。他们在发言中提到,多年来,以杨宝霖先生为代表的一批东莞文史工作者,通过各种方式搜集东莞历代文献资料和先贤著作,但是,由于文史研究受众和发表园地的限制,许多心血和研究成果难以走出东莞,走向全国,难以为大众所知。
广东省作协主席团成员、东莞市作协原主席詹谷丰表示,东莞很多有名的作家对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包括对东莞历史文化名人,很少用文学形式来塑造和表现,这一方面是东莞文坛的一个欠缺,也是东莞文学创作的一个短板,文学刚好弥补文史工作者的不足,用文学的形式来把他们曾经研究过的东莞先贤,让他们通过小说、散文、报告文学等形式,让他们走出东莞 ,让他们活起来。
与会嘉宾纷纷表示,举办这个座谈会非常有必要,东莞历史名人对东莞的发展影响非常大,用东莞文学的形式去关注、讲述历史名人故事,是宣传推介东莞名人名史文化品牌的重要举措。
《北京文学》杂志社社长、主编杨晓升提出,文学与历史名人相结合,更能促使历史名人更好传播,关键在于题材的选择,不是为了人物的再现而再现,要研究如何写出人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利用文学艺术的优势展现。
江苏省作协副主席、《钟山》杂志主编贾梦玮则表示,利用文学的手法,打捞历史人物的真相,对人物进行综合考虑,写出一个有血有肉、综合性强的人物故事,除了东莞作家外,外面的作者也可加入进来一起写。
吉林省作协副主席、《作家》杂志主编宗仁发则强调写历史人物要以讲故事的方式来写,挖掘人物有趣的事迹,将文学艺术与历史相结合,更能让受众接受。
在座的知名杂志主编们也纷纷表态,如果遇到好的文学作品,他们都非常愿意在其杂志上刊登转载,并且大力宣传。广东省作协副主席、《作品》杂志副总编王十月也表示,将会在《作品》杂志《发现》这个专栏,在东莞31个历史名人中精选12个人物,每个人物刊登一期来作为对宣传推广东莞文学与广东莞历史名人的大力支持。
东莞市行政学院文化与社会教研部教授袁敦卫表示,不要把历史名人的形象推得太高,应该要还原成一个人来写,写人物的特质,不要过于美化人物形象,这样读者才觉得有亲切感。
东莞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曹永阳表示,东莞对文学艺术精品扶持累计超过7000万,从政策上大力支持东莞的文学创作,特别是以东莞历史名人为题材的优秀文学作品,将会有更大的激励机制。
通过本次座谈会的召开,与会专家、嘉宾们畅所欲言,就如何用东莞文学讲述东莞历史名人、历史故事等方面挖掘、碰撞、集思广益,吸收了很多宝贵的方法与经验。专家们希望借助文学创作这股东风,让东莞名人名史能够更广泛、更合理、更深入的应用于文学创作中,也希望东莞作家能深深扎根东莞文学沃土,感受时代发展脉搏,在丰富的历历史底蕴上,海纳百川,兼收并蓄,创作出更多、更美、更好的反映东莞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优秀作品,让东莞历史名人重现光彩,走出东莞,走向全国。
文/晓荷 图/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