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力宏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历史时机下,华夏张氏,这个中华民族中的泱泱巨姓,和中华民族各姓氏一样,都在进行姓氏文化研究,全国张姓子孙从事张姓文化研究的人士己成千上万,形成了较好的姓氏研究文化氛围。
然而,当下却出现了一些以姓氏研究为由却大搞地方保护主义的现象,出现了很多“学说”。尤其是近年来,濮阳县为搞活经济而进行的张氏“濮阳说”大肆宣扬,大有颠覆“天下张氏出清河”这一历史定论,混肴了视听,长此以往岂不误了后辈子孙?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局面呢?笔者细思之:主要是因为研究者、参与者或了解者陷入张氏文化研究之误区,且还未觉察到底误在哪里,为此,笔者总结了近年来自己对张氏姓氏文化的研究,归纳几条走出误区的方法,与宗亲同仁共同探讨,以飨研究张姓姓氏文化的宗亲们的厚望,以达成“天下张姓出清河”这一历史共识。
下面简扼叙述一下六个主要误区。
一、中华张姓之“张”,既不是弓、长(念cháng常)张,亦不是弓、长(念zhǎng掌)张,而是(本来是)弓、矢张。这个“长”是“矢”演进而来的。
翻开中国文字史,我们来看一看“张”字的演化过程吧!
最早的张字,保存在远古的藻盘花纹上(见图1)字形是“ ”。“积古阮氏云:张弓形”。这句话的意思是:爱好收积古董的阮氏说:“张字是张弓的形状。”而保存在远古的华岳碑上的张字字形是“ ”(见图2),就是一个人架着弓射箭(放矢)。到周代老子(李老君)时代,张字字形为“ ”(见图3),也是弯弓放矢。“矢”的原形还在。至春秋孔夫子时代,张字形为“ ”、“ ”(见图4),也都保持着“弓”和“矢”的原形。战国后至今的2500多年来,中国汉字不知经过了多少次演绎,“ ”字才逐渐成为今日的“张”(见图5~图8)。现在的这个“张”字,念弓、长(cháng常)张也好,念弓、长(zhǎng掌)张也好,并无原则性问题。重要的是,作为张姓子孙,应知张字右边的“长”字,原本非“长”,而是“矢”。也就是箭簇——矢。这是我们中华张姓始祖挥公得姓为张( )的依据。
(图1) (图2) (图3)
(图4)(图5)
(图1) (图2) (图3)
(图4)(图5)
(图6)
(图7)(图8)
远在4600多年前,当黄帝八战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失败而忧伤的关键时刻,是他和第三妃彤鱼氏所生的第五个儿子姬挥“观弧制矢”,发明了弓矢,一举射杀蚩尤,黄帝才稳统中原。那时,黄帝部落民众称“百姓”,九黎部落众人称“黎民”,此时兼并一起,黄帝兼领“黎民百姓”,“黎民百姓”这个成语延传到如今。因以“弓、矢”之形授给挥儿姓“ ”(念张)。这段古史是中华张氏许多宗支谱牒上记载的,也是古代姓氏典藏传承的,得到了古今张氏儿女的普遍公认。只不过是近十几年,河南濮阳某些张氏子孙,为达到某种目的,生造出挥公是黄帝之孙(发明弓矢,他们也认账),辅佐颛顼,和共工氏打仗,歪曲了历史。
挥公发明弓、矢,助父亲黄帝战胜蚩尤,这段古史,历代有许许多多的论证,老夫亦作了多次辩正,此文不再赘述。我们只有跳出这个误区,才能完全清楚挥公得姓的由来。
二、挥公受封“青阳王”,是爵位,而不是人名。
正因为挥公发明了弓、矢,射杀了蚩尤,保住了封疆,其父黄帝才授其姓氏“ ”。授姓和赐姓不一样,授是口授,赐是通过一定的仪式。故挥公得姓未写进《史记》说的黄帝赐子十二姓之内。黄帝还论功行赏,封挥为王位。那时,黄帝被尊为天子,他的儿子们中有功绩者,都有封爵和封地。挥公立此巨功,黄帝即把冀东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清河流域、方圆百里之地封给了挥儿。并以清河之阳命名王位——青阳王(古代青、清为通假字)。这就后来“百里为王”的来历。
清河其所以日后名气很大,影响深远,原因正在如此。也就是远古时期,这里就有爵位为王的领主。地以人名,人以地名,后世尊先王之制。如秦末张耳就被项羽封为常山王。还有封代王山、开平王等,皆是此例。
我们说,青阳王只是当时黄帝以清河之阳这个有“生发之意”的地名来给爱子挥儿定王爵之位专用的,并非后来研究张氏文化者,硬要把黄帝的长子玄嚣即少昊金天氏(史称青阳氏)说成是挥公的父亲。况且少昊金天氏玄嚣当时根本就没有“青阳氏”之称。所谓“史称”指的是后来人们对他的称呼。后人为什么称少昊为青阳氏或穷桑氏,不是本文讨论的主题,亦不多作议论。只是研究张氏文化者被这个误区误得太深了。只有避免这个误区,才不会把挥公是黄帝和第三妃彤鱼氏所生的第五个儿子,说成是黄帝的孙子。
三、先秦以前远古的典籍上,记载华夏张姓的第一人,是被中华道教尊为《南华经》的《庄子》一书“徐无鬼”篇里的张若,而不是诗经中的张仲。
《庄子》中记载张若的原文为“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方明为御,昌宇骖乘。张若、謵朋前马。昆阍,滑稽后车。至于襄城之野,七圣皆迷,无所问途”(见图9)。这段话的意思是:“黄帝将到具茨山上去拜见大隗神灵,他的几位大臣随行。其中,方明为黄帝驾车,昌宇陪乘。张若和謵朋两人在前面开路,昆阍和滑稽二人断后。他们一行来到襄城一大片山野,七位贤能的人皆迷了路,也找不到人问路。”文中所言“七圣”,即古时候人们把那些贤能的大德都称为圣人。张若,按江西武宁张宁公后裔保存的宋代《张氏宗谱》中记载,他是挥公的儿子(见图10)当时与其祖父黄帝并称“七圣”,可见这个张姓人物非同一般,研究张氏文化者能疏忽吗?(图10)
记载张若是挥公之子、是中华张氏第二代的《张氏宗谱》,现保存于世的很多。笔者亲自阅过近200部,家藏有13部之多。且都是沿袭唐代古谱续修的。
我们知道,《庄子》一书的作者名庄周(约公元前369~前286年),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为“诸子百家”之一,人称庄子。他的著作名称也就是《庄子》,与《老子》齐名,史称“老庄”,他的治学态度是十分严谨的。其记载黄帝时代有名有姓的张姓人——张若,应该不会有半点差错的。有人说:“黄帝时代没有张姓。”这个观点不对,清代著名的姓氏学家张澍在其《姓氏五书》中严励地驳斥这个观点,反问说:“哪黄帝臣张若是谁?”这驳斥是很有力量的。还有人说:“《庄子》一书非出庄子一人之手。” 后来的出土竹简证明全部内容皆出于庄子之手。
而《诗经》有句“侯谁在焉?张仲孝友。”这张仲当然也是远古典籍上出现最早的张姓之一,但他作为西周宣王姬静之相,是公元前827年(周宣王元年,甲戌)之后的事。比张若为黄帝晚年时期(公元前2710年前后)之大臣,要晚1880多年。
如果我们误以为“黄帝时代没有张姓”,就等于否定了张若。否定了张若,就否定了中华张姓唐代之前就有的家谱上记载“张若是挥公之子”,是中华张氏第二代的历史,进而造成中华张姓世系的混乱。
四、张姓历代世系中的传人只能是凡人,不可能是仙人。
我们整个张姓人群中,应该说有相当一部分人是知道的。就是争抢祖源地的问题。
其实,最早争抢祖源地是山西的张氏宗亲,且早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开始了。这就是大家常提到的“解张说”。时至今日,还有个别学人也歪曲中华张氏祖源地。“解张说”本身是站不住脚的,到唐代以前就被正义的张氏子孙破解了。山西张人又搞了个“尹城说”,仍然是要把中华张姓祖源地争到山西。
首先是在家谱中编造世系。编世系时无视于黄帝晚年时的大臣张若这个中华张氏第二代继承人,而把一个叫做昧的、主管汾州水旱之职、坐在太原庙堂享供的水神作为中华张氏第二代继承人写于《张氏宗谱》,接着是水神昧的儿子台骀列为张氏第三代。台骀继父职,亦为汾州水神,同样在太原水神庙享供。其后至第六代则是《神仙谱》上大名鼎鼎的张果老,写有小传云:“果公为尧时侍中,精金水之术,辨翕壅之气,作《历数》、《星斗》书,寿高数千年,养气于云阳,往来汾晋间,常乘白驴,休则叠之如纸,置之笥。自言生于尧之丙子,湘州刺史。韦济荐之,上遣玺书迎入,以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圆通先生。八仙果老即属公也”(见图11~12)。
首先是在家谱中编造世系。编世系时无视于黄帝晚年时的大臣张若这个中华张氏第二代继承人,而把一个叫做昧的、主管汾州水旱之职、坐在太原庙堂享供的水神作为中华张氏第二代继承人写于《张氏宗谱》,接着是水神昧的儿子台骀列为张氏第三代。台骀继父职,亦为汾州水神,同样在太原水神庙享供。其后至第六代则是《神仙谱》上大名鼎鼎的张果老,写有小传云:“果公为尧时侍中,精金水之术,辨翕壅之气,作《历数》、《星斗》书,寿高数千年,养气于云阳,往来汾晋间,常乘白驴,休则叠之如纸,置之笥。自言生于尧之丙子,湘州刺史。韦济荐之,上遣玺书迎入,以为银青光禄大夫,赐号圆通先生。八仙果老即属公也”(见图11~12)。
(图11) (图12)
这种神仙世系,大家说能是真的吗?
2016年7月9日,山西张氏宗亲在太原举行“庆祝汾神张氏三世祖台骀5000岁生日”庙会。《黄帝纪年》一书载黄帝于公元前2697年、20岁时登天子位,笔者算了一下,至2016年是4713年,台骀作为挥公的孙子、黄帝的曾孙,曾孙居然比曾祖父大287岁,这不是笑话吗?
再者,张果本是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时代的得道高士,俗家古河南涟水(今江苏省涟水县,古代将黄河以南皆称河南)人。唐明皇亲自召见他,并要嫁以玉真公主被他拒绝而逃离。当时是个活生生的常人,怎么生在尧帝丙子年呢?这不是开历史玩笑吗?
请问普天下张氏宗亲:这样的世系你们能接受吗?
笔者深知,神仙也是人加封的。台骀也是个人,《中华姓氏大典》中已明确记载,台骀是沈、姒、蓐、黄四姓之祖,为什么扯成张姓的上古远祖呢?(见图13)
(图13)
(图13)
大家说,这是不是误区?是不是遗误了我们普天下张氏子孙?
后来,山西张人也知道说不过去了,只好托辞是“祖先传下来的”。且从那时起,推崇 “文化认祖”。我们有些宗亲似乎也认可“文化认祖”。其实这是和稀泥,什么“文化认祖”,实质是对祖先的不敬。中华李氏有位姓氏文化研究权威学者曾对笔者说:“你们张家某某,推崇什么‘文化认祖’,纯粹是牵强附会。”笔者也是这样想的。我们认祖归宗,编修宗谱,只能是血缘认祖。即使暂时寻不到“根”,也只能“断自可识之祖”,既真实无误,又避免“攀龙附凤”之嫌。
五、无中生有,编造衍派,掩盖了中华张氏各大郡望的光辉。
我们张氏宗亲,大凡有一点姓氏文化常识的人就知道,中华张氏在汉代就发展成为中华巨姓,唐代为43望族。分别是清河、范阳、太原、南阳、燉煌、修武、上谷、沛国、梁国、榮阳、平原、京兆等地,张姓子孙遍布全国,朝廷列为国柱之姓。尔后,各大郡望进一步繁衍发展,每一郡望本来是一大宗,大宗之下又分小宗,小宗之下又有分支,像一棵倒立的巨树,尽管错纵纷繁,但都归结于“清河郡望”这个根。
然而,到了明代中期嘉靖十二年到十四年(公元1533年~1535年),江西巨富张浚沽名钓誉,出资请了149位所谓名士,编修《张氏统宗世谱》。所请的“名士”中,主笔者主要是山西人,他们明知张浚不谙谱事,就利用这个机会继续制造张氏出自“山西说”,人为地把华夏张姓分成尹城派、鲁国派、曲沃派、凛延派、陈留派、杜陵派、大梁派、沛国派……等等。
无独有偶,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徽州人张宪、张阳辉亦请人编修《张氏统宗世谱》,所请主笔人员有相当一部分还是在江西修统谱之人。他们这次更加深化,将“尹城派”等头四派列为“本源四派”,妄图使“山西说”成立。此统谱共记载有117个“门派”,都离不开“本源四派”,四派又都源于“尹城派”。当时,张氏出自“山西说”似乎占了上风。这些所谓“门派”后又衍成231派,明清再衍成742派之多。把一个好好的中华张姓大家族割成四分五裂。幸亏我们张氏阵营里有不少明哲贤士,一眼即看出《张世统宗世谱》是伪谱,没有什么价值。才编修出来,当时就被张氏子孙告到明朝的徽州衙门,以张宪、张阳辉败诉而告终。《张氏统宗世谱》报废,张氏出自“山西说”也就成了泡影。
可叹的是,现在倒有很多人还沉浸那个什么派里。与他商量修统谱,他问“你是哪个派的?”如果“派”不同就免谈。的确比不上“郡望”好,只要同一郡望,大家就说:“我们是一支的,大家联合起来非常好!”
所以,我们张氏子孙再不能被那个什么“派”贻误了!
六、只看近现代典籍,忽视古代以及更早时期典籍。
在唐代之前的姓氏典籍中,一般都说:挥为黄帝之子。即使在清代,诸位姓氏研究者辑录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姓氏学专著《世本》有8个辑本,对“挥公是黄帝子”辑本为多数。想作者当年不会传留两种说法吧?
说挥公是“黄帝孙”的是唐宪宗时期朝议郎林宝所为,他急功近利,组织几个人在200天内就抄出30多万字的姓氏书,错漏百出。南宋文史大家洪迈公开声讨林宝说:“《元和姓篡》,诞妄最多。”林宝为我们华夏张姓文化研究留下无穷后患。后来有欧阳修、宋濂等引其说,可麻烦呢!
无独有偶,现在有人在央视上、在华夏张氏祖庭的所谓讲演,都是遗误张氏子孙之厥词,毒害甚深。
还有《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于2017年12月27日刊发的《不要乱叫“老家”了!中国姓氏分布图出炉,看看自己的根在哪里》,将河南濮阳公布为中华张氏“祖根地”,亦是大错。《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怎么能不经审核就乱发文告呢?即使是濮阳张人变相运作,你报社有审稿的责任。发错误的东西,说明报社编辑知识面不宽,造成负面影响,应登载相关文稿,消除这一负面影响。
然而,造成这些后果的原因,主要是当事人图简便,不深入研究。只看手头现实简单甚至错误的引证资料,不挖掘历史上有价值的、正确的史料。
所以,我们只有避免以上这6个主要误区,把我们中华张氏优秀文化研究深刻,才能纠正华夏张氏出自“濮阳说”的错误,还“天下张氏出清河”的公正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