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有开始,才有未来和等待——读王业群新著《人生从六十岁开始》

来源:中国文化观察网 作者:毕中林  发布时间:2017-01-10 09:23

只有开始,才有未来和等待——读王业群新著《人生从六十岁开始》(图1)
王业群新著《人生从六十岁开始》封面

 

  文/毕中林

  六十岁意味着退休的年纪,但在这个时间点上,《人生从六十岁开始》的作者王业群却视为一种新的开始。因为,从此他拥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走向精神自由的领地和无限宽阔的创作时空。过去没能尝试的,现在有时间和精力去继续完成夙愿。如他所说,“过去没有的,就是新;从前没有做的现在做,就是开始。”

  《人生从六十岁开始》的封面引用了他的一段话:“人生从六十岁开始,我要坦言,这便意味着是一种对现实并不甘愿接受的抗拒,一种理性对传统和常规的挑战。”我们也明白,这里的六十岁,实际上也是一种年龄段的虚指。本书著述的对象,虽然主要是针对老年人群体,但它绝对不能简单定义为一本老年人文化读物。本书阐述了作者对于由老年人话题而生发出的一系列社会现象、心理透视、哲理反思、人文追寻等诸多厚重课题的探讨和凝思。

  对于本书而言,老年人不过是一个切面和视窗。透过它,普通人可能仅仅看到老年人的娱乐、生活方式的问题。而作者王业群先生在全书的结构中,用了九个篇章讲述了他的深度思考,他从“生命的密码”开篇,谈到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直面“恐惧来袭”和“危机解救”,进而“认识世界和自己”,去追寻“生命的真谛”,在“生命的交响曲”中去践行“人生的加法”,最后回到“我的六十岁”并畅想“走向未知”。整本书所有章节并非普通随笔文章的汇编,而是前后有严密的系统性,体现了作者十分重视逻辑性的思维特点。

  可以看出,著书立说是王业群内心情怀的一种呈现方式。王业群在作者简介中只纯粹地介绍自己在致力于历史、人生及社会现象的观察思考和写作,明净简洁。相比之下,当我们看到许多人将自己的简介写得天花乱坠,似乎不把每一项荣冠戴上誓不罢休的现象时,王业群先生对于名利的淡泊、对于学问的严谨真是令人由衷敬佩。

  阅读、行走、写作是王业群先生热爱的一种生活方式。每读完一本书、去过一个地方,他都会在文字里留下思索的记录。工作之余,慢慢品读他的文字,不仅可以扩大人文历史的知识面,还能感受到诸多哲理性思悟,让我受益匪浅。我不止一次读到过王业群先生的文章和著作,深感作者的文章内涵丰富、深厚,语言温和、朴实,每一句话都是自然流露,丝毫没有文字上的故弄玄虚和炫技感。读他的文章,就像品一杯龙井茶,须慢一点,越品越有味道。翻阅时间久了,我也会萌发出业余加强文学写作的冲动。

  在《人生从六十岁开始》一书中,我总能感受到令人感动的普通人的故事。书中《牡丹的故事》所讲述的主人公,一位极其普通的六十岁的老妇人,热爱牡丹并细心培育,达到几乎痴迷的境地。而另一个同样平凡的农民,用了六十多年的时间精心育花,使原本寿命只有二三十年之长的牡丹花,在他那里存活竟达六十多年之久,并且单株开出了三百二十朵花。这是不可思议的结果。这个事例影射出的道理是,人活着一定要有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越痴迷越能结出硕果。有了自己痴爱的事物,人活着就不会失去方向感,就会有精神寄托,人生就是丰富的,有期待也有成就。若此,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是一次新的开始。

  尽管《人生从六十岁开始》主要谈论的是老年人的话题,但书中蕴含了许多很深层的道理。它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所有人都应该审视自己的人生之路怎么走,不要以时间作为借口。

  作者著写本书并没有像很多人一样,回忆录式叙述过往的经历。他是以六十岁为起点,阐发怎样面临未来的人生之路,他是向前看的,而不是回首。这点也值得敬佩。全书没有一处会让读者发现“老之将至”的喟叹,它给的人感觉仍是一种蓄势待发,任何时候都可以重新开始。既然,到了六十岁都是一次新的起点,那年轻的一代还有什么理由不树立信心,去为未来努力奋斗呢?

  最后,我还想说说本书的末篇文章所提到的“蝉的故事”。蝉在土中孕育等待的时间很长,出世存活的时间却非常短。由此,联想到人的一生,它也是一种隐喻,一种对人勇于面向未来的激励。为了创造未来的精彩,我们现在就可以开始了。用书中的一句话结语比较合适:“只要你还继续在开始,继续在走,就还有等待陪伴你的身边。你不知道最终会走到哪里,走到哪一步,你能肯定的只是自己还在走,也还在等待。”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