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文学的情书
——曾海津文学评论集《隐秘的对话》序
文/范伟
收到文学评论集《隐秘的对话》书稿,打开目录一看,不禁惊叹于海津近年来研究领域的广泛。就文体而言,这本评论集讨论了诗歌、小说、散文三大类,题材包括乡土、都市、军旅等,类型有打工文学、女性文学、地域文化小说等。就评论对象而言,不只包括成就卓著的陈忠实、莫言、贾平凹、阿来、于坚,还包括崭露头角的文学新锐,这些作家、诗人地域分布广,从沿海到内地,从偏远乡村到通都大邑,年龄差距大,作品的创作时间更是横跨新时期以来三十多年。最后一篇是书评,所评《四分之三的沉默》一书不只汇集了傅小平和张贤亮、张炜、杨炼、欧阳江河等著名小说家、诗人的对话,还汇集了和高尔泰、齐邦媛、叶廷芳、金雁、毛尖等著名学者的对话。众所周知,上述文本的种种不同,意味着研究模式、评论话语、思维方式、审美经验、文化形态、历史感受等种种的不同,作为年轻的评论家,这足以构成挑战。这也勾起了我的阅读欲望。
一页页读完书稿,海津没让我失望,甚至带给我更多惊喜,让我更多一层敬服。因为,从专业角度看,海津的阅读细致,研究精深,方法得当,见解独到,二十四篇文章几乎每一篇都精心结撰,真诚书写,共同构成一道亮丽的当代文学风景,显示出海津开阔的学术视野、严谨的治学精神、敏锐的艺术感知、深厚的理论功底,可谓十八般武艺路路皆通。但更触动我内心的,是一篇篇文章背后涌动着的对文学的由衷热爱,正是怀着这份拳拳赤心,海津才会在文学的百花园里自觉承担起园丁的责任,品评佳作,指陈阙失,推介新人。海津把这本评论集题为《隐秘的对话》,但在我看来,其实是“公开的情书”——写给文学的情书。
了解海津的读者知道,海津出版过诗集《空巢》、报告文学集《南方纪事》,在文学研究方面,也多所建树,出版过文学理论专著《叙事的悖论》,文学评论集《审美的焦虑》、《内部的风景》,这是他的第四部文学研究著作,其中,绝大多数篇目在《人民日报》、《文艺报》、《文学报》、《羊城晚报》、《雨花》、《作品》、《红豆》、《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徐州工程学院学报》、《潍坊学院学报》、《新世纪文坛》、《广州文艺》等报刊上发表过。显然,多年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的历练,不断夯实的专业基础,使这本论文集在多方面显示出更高的专业水准。全面探讨本书,是一次和海津切磋学艺的难得机会,但限于篇幅,本文将就三个方面,谈谈我的阅读感受,并就教于方家。
一、专业眼光,学理探讨,赋予批评坚实的学术品格。海津是东莞文学院的签约作家,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虽然文学批评还只是他的副业,但一路走来,他始终以一种职业精神、建设态度,从专业角度开展文学研究和批评工作。阅读本书,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海津在阐释作品时总是结合作者的文学主张、思想渊源、艺术追求等进行全面分析,力争在理论上有所创获。这在第一辑的诗论部分体现得最为明显,如《黄礼孩:一个“朝圣者”的生命吟唱》一文在分析黄礼孩追求的“完整性”诗歌理念时,溯及首倡者世宾,同时结合韦伯的祛魅、卢卡契的异化,深化了诗歌的现实关联和批判精神,打开了通往诗歌深度模式的精神通道。而对于坚、世宾的阐释,则力争在诗艺考察的基础上,从理论上提炼、归纳出他们的诗学建树。对理论的自觉追求,使海津在具体的诗歌分析中,往往能在日常经验的审美表达之外,发现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哲学,在世宾的诗里,海津发现了萨特,在蓝紫的诗里,发现了克尔凯郭尔、陀思妥耶夫斯基、加缪,在于坚的《铁路附近的一堆油桶》里,发现了梵高表现阿尔农民日常事务的画作,而从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一文我们知道,这幅画作其实也是一种哲学表达。陈忠实、莫言、贾平凹、阿来、于坚的创作代表了当代文学的最高水准,是经过历史淘选、已有定评的经典作家,选择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考验着批评者的眼光和水准,但从有关篇章看,海津的分析和阐释方法独到,论证令人信服,观点、结论给人耳目一新之感。除单篇作品、单个作家的研究之外,海津也兼顾整体观照,如《现代性视域中的都市小说》,从现代性的视角,按照城市分类,全面探讨王安忆、池莉、叶兆言、迟子建等人的都市题材创作,举重若轻,点面结合,可窥一斑而知全豹。本书绝多大数篇章是讨论单个作家甚至单篇作品的,为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海津总是把讨论对象置于各自所处的文学谱系里,理清来龙去脉,打通精神脉络,如讨论战争题材的《已卯年的雨雪》,就在《四世同堂》、《倾城之恋》、《野玫瑰》、《风萧萧》不同类型的作品里比较讨论,最终为《已卯年的雨雪》的题材找到合适定性。在讨论陈启文的乡土小说时,海津上溯至20年代初、中期鲁迅、冯文炳、王鲁彦、台静农等人的乡土小说,而作为受后现代主义思潮洗礼的“新乡土小说”,海津又宕开一笔,论及影响,“一些当代作家也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这片新的领域,例如孙惠芬的《歇马山庄》、郑小驴的《故乡欢歌》等”,这几乎勾勒出了一条百年乡土小说流变史的发展线索。这种深厚的学养、开阔的视野,使海津在讨论大的文学现象时更为游刃有余。如对三十年来散文文学思潮的总结:“新时期文学到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诗歌界、小说界、理论界、美术界等众多领域的艺术家纷纷向散文界靠拢,在散文舞台上表演着重要的角色。这中间有一大批代表人物,如季羡林、林非、卞毓方、李存葆、雷达、余秋雨、梁衡、王充闾、铁凝、周涛、李国文、吴冠中、谢望新等。世纪之交,散文本体的变革又有了新的进展,散文创作的空间进一步拓展,更加趋于自由和‘自我’,个性化的书写更加明朗”,在这一背景下再提出讨论对象谢望新,就有了合理定位的坐标系。在讨论都市文学的叙事空间时,海津则在“广东文学”里找到一条线索,“从欧阳山的《三家巷》、陈国凯的《大风起兮》、吕雷的《大江沉重》,到张梅的《破碎的激情》,到张欣的《深喉》,到梁凤莲的《西关小姐》,再到谢望新的《中国式燃烧》,到鲍十的《广州小说三题》等,到盛琼的《生命中的几个关键词》,这些都已成为都市空间精神塑造最生动的言说和表现”,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在涉及一些文学史概念时,如“完整性诗学”、“打工文学”、“在场主义”、“新散文”等,海津也从专业角度爬梳整理,追根溯源,力争在理论上做出清晰描述。韦勒克在论及文学批评这一文体时曾经说过,文学批评不是“读者的中间人、秘书甚至仆人”,不能沦为“在想象的交易所里使诗人声誉升高或下降的文学闲谈”,他赞成弗莱“文学批评是本身就有存在价值的思想和知识结构”①这一主张,指出,“文学理论不包括文学批评或文学史,文学批评中没有文学理论和文学史,或者文学史里欠缺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②韦勒克所定义的文学批评,正是学术性的文学批评,也是真正的文学批评,这也正是海津所努力追求、一直实践着的文学批评。
文学批评的核心内容是价值判断,并藉此影响创作与阅读,参与文学的经典化过程。弗莱指出,“不管以哪种方式,在艺术的价值与其公众的反应之间都不存一种实际的对应关系”,③在这种情况下,文学批评家的专业意见就显得至关重要。专业的分析,学理的探讨,保证了海津批评立场的独立、客观、公正,不溢美,即便对底层文学,他也打破温情主义,严肃地指出:“文学对于底层社会的过度关注和对于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过度阐释反而造成了作者与读者、作品与现实之间的疏离。这一方面固然有作家自我定位缺失的因素,同时也表明一些作家并没有将‘底层写作’视为一种创作哲学。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吸引读者眼球的方法之一罢了”;也不为尊者讳,就是对阿来这样成就卓著的作家,他也毫不客气、一针见血地指出:“他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反思的无力与民族身份认同的游离,更多地来自阿来作为一位用汉语写作的藏族作家的局限与无奈。”这一立场使海津的价值判断更具公信力,并进一步强化了他文学批评的学术品格。
二、入世精神,理想情怀,使批评成为文学的脊梁。在学院化、职业化的趋势下,文学批评渐渐成为一个技术活,但真正的文学批评从来没有忘记价值关怀。在享乐至上、日益物化的现实面前,海津肯定了杨克的“从物质走回心灵”的努力;在赢者通吃、极端功利化的现实面前,他认同“完整性写作”“把良知、尊严、高尚、宽容、博爱等美好品质作为诗歌的信仰”的精神指向;在信仰凋零、情感日益沙漠化的现实面前,他欣赏“朝圣者”黄礼孩“将从上帝领受而来的‘爱’浇灌在他的诗歌土壤中,成为对众多人的祝福”;在贾平凹《废都》和《秦腔》展示的悲凉图景面前,他更以强烈的忧患意识,指出“曾经是那么辉煌强大”的城市和乡村文明所共同面临着的“巨大的危机和失落”。海津具有强烈的入世精神和理想主义情怀,这使他的批评从封闭的象牙塔打开通道,通往热闹的十字街头,批评也因此成为他介入现实的一种形式,成为他发挥知识分子社会职能力量的有效工具。他的批评也因此成为最有骨感的文字。这尤其体现在他那些批评底层文学的文字里。海津指出,“在如今这个嘈杂的时代”,要格外珍视那些“呼吁诗歌应该关注并书写现实的呼声”,“一旦诗歌完全脱离现实时,我们就会失去一种有力的见证方式,就会失去对人性的理解力和感悟力,犹如浮萍一般,漂在人生的长河中”,所以,他格外欣赏像雷平阳那样“在大地上行走的作家”,也因此,对苦难的关注成为这本评论集最引人注目的现象。细心浏览《隐秘的对话》的目录可以发现,第一辑中的《郑小琼与黄麻岭及其打工诗歌》、《雷平阳的乡域和苦难之歌》,第二辑中的《打工者的疼痛与哀伤》及第三辑中的《塞壬的歌声魅影》讨论的都是底层写作、甚至“打工文学”,有的篇章讨论的虽然是其他题材的创作,但也没有忘记对“底层人物命运的深切关注”,比如《“乡土”与“军旅”题材的双重变奏曲》。单纯从艺术的标准看,这些作品都还远非精美之作,但是,海津从里面读出了“铁、机台、黄麻岭、打工妹、五金厂、订货单”背后的眼泪与坚强,身处底层却“心怀天下的大气”,读出了一些人主体意识的缺失,心中“隐秘而深刻的痛”,也读出了“孤独”处境下的“良善、爱与感动”。蒂博代在《六说文学批评》中把寻美的批评看作“大师的批评”④,海津能从苦难中发现美,发现小人物人性的博大与宽厚,是对挣扎在底层的小人物的温情抚慰、精神支援,也是对同样挣扎在底层的作者的温情抚慰、精神支援,显示出他真挚、热烈的人文情怀、道义良知。在讨论塞壬的文学创作时海津曾深情地指出,“底层写作”的日渐兴起“既满足了转型期中国社会的现实需求,也成为作家社会责任意识的表征”,这一肯定,是对底层写作者的最高奖赏,而同时也折射出作为批评者的海津自己的“社会责任意识”。
三、诗人才情,知性文字,论文也可成美文。弗莱指出:“文学批评的对象是一种艺术,批评显而易见地也是一种艺术。”⑤而伏尔泰则云:“公众是由不提笔写作的批评家组成的。而批评家则是不创造任何东西的艺术家”。⑥诚哉斯言!文学批评不同于社会批评,文学批评的对象是艺术,批评文章也应该成为一种艺术,所以,高明的批评家历来追求批评文章的文体美。海津的文学批评就是如此,读他的批评文章犹如随导游览奇探胜,曲径通幽,乐此不疲,常常读至终篇不忍掩卷。首先,他的文章非常讲究谋篇布局,不枝不蔓,给人以逻辑严密的整洁之美。其次,论文的分论点、小标题都经过精心的提炼、打磨、润饰,使文章眉清目楚,焕发出诗的光芒和气质。第三,文字有温度,行文不时流淌着抒情气息,便于和读者拉近距离。第四,善于用形象化的、文学化的语言表达理性判断、知性内容,显示出艺术美特质。比如在分析于坚《铁路附近的一堆油桶》时就用了这样的文字:“在诗人凝注中本身就有线条与质感带给人的视觉喜悦”,这是阐释,但却也是诗,纯正的诗。第五,行文长短句结合,骈散结合,对偶句、排比句错杂,显示出流动的节奏感、音乐美。比如:“詹谷丰的散文够‘硬’,读起来如同一把硬朗清瘦的老骨头,滋味自在其中,越嚼越有劲。詹谷丰的散文够‘简’,他的语言简洁洗练,处处流露出诗性品质,文章节俭克制,在散文的密度与肌理中间进行了很好的平衡和把握。”句子很长,但其实是两个对偶句;虽然是对偶句,却又放弃整饬、谨严,转而追求错落有致的自由感、现代感,所以句子不板结、不凝滞,是书面语言、学术语言,却也是活的现代语言。第六,讲究结尾艺术,追求诗情画意,往往如老僧撞钟,产生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如《蓝紫的诗歌和她的疼痛诗学》的结尾:“她的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主张弥补了中国当代诗歌一直缺失的神性视野和思维。……她先知般地道出了一个存在已久的真理,这真理如同‘路上的灯,脚前的光’,照亮了诗歌的同路人。”如《打工者的疼痛与哀伤》的结尾:“读王十月的小说,……那些萌芽于心底的痛之花,虽则披沥风刀霜剑,依然倔强地渐次绽放。正如他另一部小说《白斑马》中那首隐喻着希望的歌:哪怕划一艘泥做的船,也要抵达幸福的彼岸。我们宁可相信,《国家订单》的结尾处,那掠过夜空的,除了黑鸟般的星条旗,还有那隐秘的希望的种子。”再如《<废都>与<秦腔>的比较阅读》的结尾:“对于贾平凹来说,城市绝非他的家园,而当他转向乡村,却发现那里也同样面貌全非。试问乡关何处?只堪愁肠万千。”这些感性文字形成的结尾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完全可以单拎出来,当作美文来欣赏。
当然,海津还是个年轻的评论家,还正在成长、探索的道路上,收集在这本集子里的文章,也并非都属完美之作,有些篇章还存在一些可斟酌的地方,比如在引用及用语方面,还可更加精当,有些分析、阐释还显得有些绕,不能像子弹那样,迅速洞穿文本。不过,总体而言,本书虽非足赤之金,却也只是碧玉微瑕。在谈翻译选本的时候,鲁迅曾经说过:“以为倘要完全的书,天下可读的书怕要绝无,倘要完全的人,天下配活的人也就有限。每一本书,从每一个人看来,有是处,也有错处,在现今的时候是一定难免的。”⑦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对待翻译选本是这样,对待海津的这本评论集也应该是这样。事实上,这些瑕疵,正是成长必经的过程。沈从文在谈到文学批评的时候说:“对于近二十年来中国新文学的发展长成有一贯的认识,对于一个作品的价值和内容得失能欣赏且能说明,执笔时不敷衍,不苟且,这样子写成的书评,至少对于读者是有意义的。”《隐秘的对话》就是这样一部文学评论集,我非常高兴能看到这样的文学评论,所以欣然命笔,写下上面的文字。
是为序。
2016年11月28日
天津师范大学学者公寓十梓斋
作者简介:范伟,1968年出生,山东滕州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博士后流动站出站人员,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注释:
1、 [美]雷内·韦勒克:《批评的概念》,张今言译,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第3、4页。
2、[美]雷内·韦勒克、奥斯汀·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第33页。
3、[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陈慧、袁宪军、吴伟仁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8年11月出版,第3页。
4、[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赵坚译,三联书店(北京)2002年1月出版,第121页。
5、 [加拿大]诺思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第2页。
6、[法]蒂博代:《六说文学批评》,第180页。
7、鲁迅:《思想·山水·人物》,《鲁迅全集》第十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第300页。
8、 沈从文:《我对于书评的感想》,《沈从文全集》第17卷,北岳文艺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第1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