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岑福山 )农历三月三日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在广西,“三月三”是传说中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又称“三月三歌节”“三月歌圩”等,这里农历三月三,既是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同时,“壮族三月三”不仅是壮族重要的传统习惯节日,也是广西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
据记载,壮族三月三已有上千年历史。以壮族歌节、歌会、歌圩为主要形式,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后来,歌圩节演变为青年男女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的活动。每到这一天,壮家男女穿着盛装,聚集在山坡、草坪、晒场、歌圩,壮族青年男女。互唱山歌对答,对歌的内容很广泛,参加对歌的人,老中青都有,但最为活跃的是青年男女的情歌对唱。他们以歌会友,以歌传心声,以歌传情,随编随唱,机动灵活。一些出类拔萃的对歌者,在歌圩中找到意中人,从而使得一年一度的歌圩节成为赛歌、选偶的喜庆活动。 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非常热闹。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
广西东兰县壮族在“三月三” 歌节, 还有很多美食。他们采摘枫叶、红蓝草、黄饭花和紫蕃藤等植物原料,将糯米染色,做成色泽鲜艳、清香诱人的五色糯米饭,还有鲜嫩的艾草做成的艾叶糍粑,以及用糯米、猪肉、板栗等煮制成的大壮粽,还有豆腐园、腊肉饭、竹筒饭、粉蒸肉、烤乳猪等必吃的美食和自酿的米酒。
广西三月三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2014年广西三月三申遗成功,被确定为广西少数民族习惯节日,每年三月三在全区范围内放假2天,三月三已经成为广西民族和地方特色浓郁的群众性节日,成为广西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消费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