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法”拓宽戏曲校园路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巴 图  发布时间:2017-09-01 09:43

       戏曲进校园作为国家推进立德树人战略和戏曲振兴战略的基础工程,事关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戏曲传承环境,需要我们从业者在《意见》指导下深入探索其具体实现路径。

  一宜分类实施因材施教。应根据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不同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计具体方案。每个教育阶段亦因学科、专业、学历教育层级、年龄等不同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以高等教育为例,全国现有2000多所大学,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等13个学科门类,每个学科门下设一级学科,共有100多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设二级学科,共有375个二级学科。每所学校都各有自己独特的人才培养定位和规格,应充分研究不同知识背景学生对戏曲艺术的差异性需求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实施进校园工作,让更多学生因亲近戏曲而崇尚高雅,让戏曲因走进更多校园而掌握未来。

  二宜循序发挥戏曲功能。在进校园的体系中,应首先从落实其美育功能切入,这是全面实现戏曲教育价值的前提。以四功五法之美开场,帮助学生发现美,领略美,享受美,憧憬美,创造美,这应是戏曲进校园的第一要义。在此基础上应深入探索戏曲美育与学校德育、智育、体育有效衔接与转换的路径。戏曲艺术形式融合汇通文学、史学、哲学及诗歌、音乐、舞蹈、美术、武术等文化艺术精华,充分发挥其综合性特征,按照知识的内在关联,融入学校教育的智育体育等相关课程中,依托相关专业普及戏曲文化,是将戏曲进校园引向常态化、制度化、普及化的重要探索。

  三宜审慎安排剧种。全国现存300多个剧种,不可能也不应该群起而上,应该有重点。一是要优先选择以京昆等为代表的全国性成熟剧种,二是要引进具有区域、省域影响力的代表性剧种,三是可以阶段性辅以有市域、县域影响力的特色剧种,四是要充分尊重和引导学生兴趣,调研选择与学校文化特点相匹配的相关剧种,五是原则上对所有戏曲剧种开放,不排斥国内外其他艺术形式,可以将不同剧种相结合,在互通和交融中提升戏曲美学价值。国家实施戏曲进校园剧目的严格准入制度,每三年认定一次戏曲进校园的剧(节)目目录,就从政策上保证了剧种进校园的应有规格。

  四宜科学遴选剧目。在示范演出、教学案例讲解、体验式活动等不同形式教育过程中,剧目都是核心,应选择具有鲜明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精品剧目。普及性观演剧目应为名家演名戏,不成熟的新创剧目不应在此试水打磨;名家说戏可选择有深厚中华历史、文化、道德内涵且可辅以片断演示和交互的剧目;教授剧目则应以集中体现戏曲综合、虚拟、程式性特点且易开蒙的剧目为主;学演阶段则应充分尊重学生兴趣并引导精选的传统经典剧目,初学端正,不偏不倚。

  五宜实施师资审核制。戏曲进校园是国家振兴戏曲最大的、最深刻、最应可持续的公益工程,应着手建立与之匹配的高规格、分层次、分剧种剧目的戏曲进校园专业师资库,逐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国共享。开启全国学生接纳中华文化的兴趣之窗,是一项需要特殊责任心和智能的工作,对学生松,对老师严,应是戏曲进校园教育的基本特征。这就要求作为开蒙者的戏曲师资作为教育的主导方面,必须同时熟悉艺术规律和教育规律,要探索针对非专业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实施戏曲教育的特殊规律,因此需要较高的准入门槛,需要专业的资格认定、审核和监督。

  六宜发挥朋辈效应。一是在学校内部培育戏曲兴趣小组、学校戏曲社团、戏曲工作坊和戏曲传承基地,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学、演、研,在集体兴趣中实现对戏曲美的朋辈分享。二是充分发挥各地戏曲专业院校学生的朋辈引领作用,如国戏附中的“娃娃戏”与中小学生的对接,大学的“青春国戏”与相关大学的对接等,努力实现专业学生对非专业学生的朋辈影响。三是搭建朋辈间竞争性交流展示平台,如北京市连续举办八届“国戏杯”学生戏曲大赛,第八届逾3000名中小学生参加,此间脱颖而出的校园戏曲偶像们在朋辈引领中起了重要示范作用。

  七宜探索基于体验的通识教育。科学组织看戏,让学生多看戏、看好戏,提升戏曲体验的实效,应是当前实现戏曲校园全覆盖的关键。按照《意见》要求,创造条件让学生由看戏到品戏、评戏、学戏,以至演戏,有了这样逐步深化的体验过程,知戏、懂戏、爱戏就是可预期的结果。当然,基于体验的审美观念是熏出来的,忌急于求成,应努力在教、演、学诸环节,在课程、教材、教学法各方面,努力实现由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换。凡事过犹不及,不能功利地将涵养戏曲生源作为进校园的教育动机,不能简单用传统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来组织教学,更不能以所谓“打戏”赶走对戏曲美充满期待的孩子们。

  (作者:中国戏曲学院院长)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