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他努力寻找中国画的新路径

来源:文汇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9-15 14:14

      吕章申

  中国画历经千余年的发展,高峰林立,形成了在世界文化多样性中的独特性,也形成了具有一定艺术程式的中国画传统。这一优秀传统是我们今天必须珍视的。在20世纪初,当这一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绘画艺术形式遇到了新文化,相互碰撞所引发的旷日持久的争论,形成了关于传统中国画发展的各种设想,都成为20世纪中国画发展过程中的各种路径,而变革是其中的主流。与之同时,在变革中保留传统的基本形式也是主流的声音。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新旧磨合,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画的现状不仅显现出与时代相应的各种问题,而且许多画家也在用实践来面对和回应现实中的问题,这就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画发展的时代背景。

  赵俊生先生应是这一时期的中间派。他出生于1944年,这一年龄段的画家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承载着社会和家庭这两个方面的压力。198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半截子美展”的主题正是指向这种状态。不管是“没有出壳的鸡”,还是已经“孵过的蛋”,都是一种难言的尴尬。

  赵俊生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本来他可以像天之骄子一样进入中央美院,成全他自小就立下的做大画家的梦想,却因那个特殊的动荡年代成为他一生的遗憾。那个时期,赵俊生没有得到展现才华的机会,直到1969年下放到张家口蔚县参加农业劳动,依然没有可能在专业上得到发展。他走向专业归口是在1973年分配到当时的国务院文化组下属的机构,从事组织全国美展的工作,由此,他开始了毕生奉献给美术事业的道路。不久他转入到中国美术馆工作,直到在中国美术馆退休,应该说,他为这一时期的美术工作做出了特有的贡献,也帮助过很多这一时期的美术家。

  作为一个在美院附中“孵过的蛋”,又因没能升入中央美院而成为一只“没有出壳的鸡”,赵俊生和这一时期的很多画家一样,非常努力地画插图、画连环画等等。在这种大众美术的实践中,其画艺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弥补了没有得到大学教育的不足。或许正是因 为知道 自 己有不足,赵俊生在1980年代以后则更加努力。他的勤奋和他扎实的功底以及他对于中国画的独特理解,使得他能够在各种题材和各种画法上全线出击,进行多方面的探索,因此,他像其父亲、著名津门画家赵松涛先生那样,人物、山水、花鸟各擅其能,能工能写。虽然,他最终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人物画方面,不像他父亲定格在山水画方面,但赵俊生的艺术道路有着深厚的家学影响,尽管他走的又是远离家学的道路。

  赵俊生先生是一位具有多种才艺的画家,他不局限在一种题材与一种画法之上。在人们的印象中,赵俊生是一位擅长画老北京的高手,在他的笔下既有天桥的把式,又有胡同里的京腔,他把风情和民俗结合起来,为当代人展现了已经远去的旧京风情。他在为人们保留记忆的同时,又用自己的笔墨重新塑造了一种连接着陈师曾当年 《北京风俗图》 的趣味,显然,这也是和他一直生活在京津地区紧密相关。赵俊生又和齐白石一样,把民间的题材与文人的笔墨结合起来,表现出不同一般的风情和民俗特点。还应该看到,赵俊生一直介入在1990年代时兴的文人画思潮之中,不管是新与旧,都表明了他对文人艺术的眷念与爱好。因此,他的题材中出现一些古人的身影,如“竹林七贤”“东坡赏梅”等。尤其是文人在花前月下、吟咏酬酢的种种情态,似乎与他笔下的那些旧京下层生活中的表现大相径庭。这就是赵俊生绘画的多样性。他总是不满足于自己,不满足于似乎好像已经定格的属于自己的题材和笔墨,所以,在新世纪前后受到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时,他也画了一批具有当代性的作品,又与文人传统、文人艺术拉开了距离。这种表现当代观念的作品融入到他的整体之中,就建构了一个丰富而复杂的赵俊生艺术的特色,显然,这是不同寻常的。有时代的印记,又有他自己发展的轨迹,还有其凸显的属于他个人的艺术风格。

  赵俊生先生是一个思想上活跃、艺术上心灵手巧的画家。赵俊生曾以“二憨”为笔名。他对人的确憨厚,我与他在中国美术馆同事八年,经常在一起小酌聊艺,对他的了解更多一些。他人缘好,有求必应,可在艺术创作上他并不“憨”,而是非常内秀,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和理想。

  客观地说,赵俊生在有生之年取得了不平凡的艺术成就,这与他在中国美术馆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是分不开的。中国美术馆的藏品和每年几十个、上百个的各种展览,开阔了他的艺术视野,增强了他的艺术辨别力,也提升了他的艺术创作能力和在多样化道路上的发展潜能。我常想,如果再给赵俊生十年的时间,当他把伸出去的五指握成有力的拳头,他的艺术创作将会勇猛精进,艺术成就将会更大。遗憾的是天不假年,没有再给他这重要的十年。

  (作者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