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世界倾听“中国制造新声音”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作者:张歌  发布时间:2016-11-18 16:29

让世界倾听“中国制造新声音” (图1)

一枚硬币在三峡升船机升降过程中屹立不倒,足见升船机稳定性。(张歌/摄)

“三峡升船机的建造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 在整个设计、施工、制造、安装、调试的过程中, 集团公司开展了近20余项的专题研究,反复探索和试验,突破一道道关卡,最终拥有了多项世界之最。” 三峡集团机电工程局副局长吴小云介绍说。

三峡升船机过船规模3000吨级,最大提升高度113米,承船厢及其设备(加水)总重量约15500吨,只需约40分钟,3000吨级船舶就可以完成近40层楼房高度的垂直升降。在整个升降过程中,放在了船头上一枚硬币屹立不倒,足见设备的稳定性。

吴小云表示,“从造价上来说,只有10%的器件是从国外进口的,90%的设备、器件都是咱们自己独立研发设计的。”正是这种创新理念,让世界得以倾听“中国制造新声音”——创新、智能。

挑战与机遇并存 变革刻不容缓

一提起“中国制造”,它给消费者留下的印象是“廉价、低端、劣质”这些较为负面的印象,8亿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曾是“中国制造”的尴尬。

中国传统制造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乏造血再生功能,资源利用率低、增加值率低、品牌意识缺乏等问题,使我国传统制造业处于世界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水平。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制造业的格局加速调整和洗牌,欧美发达国家陆续推行的“再工业化”战略,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保持领先的优势,进一步拉大与我国的距离。

中国制造业面临世界范围内新一轮工业革命的重大挑战和机遇,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企业产品、生产、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已经刻不容缓。

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加快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党中央、国务院着眼全球视野和战略布局,立足本国国情,做出了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决策,这是中国工业未来10年的发展纲领、顶层设计。

规划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为基本方针,计划用三个十年左右时间实现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包括设备、技术、人才等方方面面,引导中国制造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经营发展,从产品输出到技术输出、资本输出以及品牌输出的转变,让世界听到“中国制造新声音”。

自主创新谋发展 扬帆起航出国门

让世界倾听“中国制造新声音” (图2)

在湖南长沙威胜集团的智能电表生产车间,机器人正在作业。 (张歌/摄)

威胜集团通过安装机器人生产线,5台机器人相当于20名工人作业,整体生产效率比以前提高了45%。

“威盛集团成立以来一直以技术创新为推动力,以科技带动发展,用品质领先作为经营管理的要求,通过智能化改造,进一步打造中国仪表品质品牌。”威胜集团副总裁、质量管理者代表郑小平表示,公司正在加强研发,不断创新,加速生产线智能化和自动化的改造,目前公司正“扬帆起航”驶向海外市场,努力向国际一流企业迈进。

让世界倾听“中国制造新声音” (图3)

华曙高科自主研发的全金属3D打印设备 (张歌/摄)

“华曙高科投入了巨大的研发成本,投入资金占整个公司的40%,研发人员占整个公司人力成本30%。目前,公司的3D打印设备和原材料都是完全自主研发。” 湖南华曙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董事长许小曙认为,技术不过关、创新性不足是制约中国3D打印技术发展的很大因素,光靠跟随永远走不出自己的路,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打出一片新天地。

华曙高科凭借自身的技术影响力和海外资源优势,通过整合尖端资源、设立国际合作平台和构建全球化营销网络等途径,成功获取了北美、欧洲、亚太等地区高端市场的认可,引领中国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发方面,经过不懈努力,载人航天、“蛟龙”深潜器、大型客机、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特高压交直流输变电设备、高速龙门五轴加工中心、高速轨道交通装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成功。

“中国制造”正在从跟随发展走向创新引领,从“低端价廉”迈向“质优价高”的高端发展之路,让世界倾听“中国制造新声音”,这是我们的骄傲。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