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按: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经济形势作出的新的重大战略判断。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已经成为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部分。下面,求是网从五个角度梳理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供读者学习参考。
一、大逻辑:“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他指出:“‘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要把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作为贯穿发展全局和全过程的大逻辑”。这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出发点。
总书记强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经历新旧动能转化的阵痛,但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国内市场需求强劲,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潜力、韧性、回旋余地,结构性改革正在深化,中国经济的前景十分光明。总书记要求我们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准确到位,“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很多困难和挑战,特别是结构性产能过剩比较严重。”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要适应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发展自信,坚持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走出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的发展新路,推动我国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二、宗旨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准确把握当代中国实际,科学回答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诸多重大问题。
他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础、关键一步。”同时他也在诸多场合提到,作为拥有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中国在发展道路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依然会很大、很严峻,要实现已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付出持续的艰辛努力。总书记一再强调,“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这一系列论断,充分体现了把13亿多人全部带入全面小康的坚定决心。
现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关键是要树立起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进事业的强大力量,紧紧依靠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总基调:稳中求进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为重视“稳中求进”。总书记强调:“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发展新常态,我们要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对于“稳”与“进”的关系,他指出“稳的重点要放在稳住经济运行上,进的重点是深化改革开放和调整结构。稳和进有机统一、相互促进。”“经济社会平稳才能为深化改革开放和经济结构调整创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内外多种场合频繁提到“稳中求进”,如谈及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宏观经济政策、全面深化改革等问题时,都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稳中求进”已经上升为“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四、如何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1. 一条主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近平对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判断一针见血:“结构性问题最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改革攻坚,这个坎必须跨过去。针对我国经济供给侧的问题,总书记指出,我国不是需求不足,或没有需求,而是需求变了,供给的产品却没有变,质量、服务跟不上。有效供给能力不足带来大量“需求外溢”。因此必须要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实现“三去一降一补”,即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2. 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
发展必须保持一定的速度,但并不是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是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发展正在从以往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向更多依靠国内需求拉动转变。我们不再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而是强调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立足点。”党的十八大提出“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写进“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
我国长期走的是一条以增量扩能为主的发展之路,现在必须调整思路、转型发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十三五”规划建议着眼于经济新常态,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贯穿了质量和效益这根红线,追求的是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3. 恰当发挥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迫切需要加快转型升级。习近平总书记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指出,“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难以形成的,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也是难以推进的。”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就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他提出,要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把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交给市场,把政府不该管的事交给市场,让市场在所有能够发挥作用的领域都充分发挥作用,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同时政府也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是要更多发挥政府作用,而是要在保证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管好那些市场管不了或管不好的事情。”
4.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要求和战略举措。”从国内看,创新驱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块头大不等于强,体重大不等于壮,虚胖不行。”创新能力不强,仍然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我国经济发展要突破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习近平谈到,“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核心和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这个关键”。他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要发展就必须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要抓好顶层设计和任务落实”;“实现从以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转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
5. 始终把“三农”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在2015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再次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三农”工作,“十三五”时期,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总书记还提出“要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这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这些论述都体现了总书记对新形势下“三农”问题的深重关切。
6.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又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城镇化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注重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提高城镇建设水平注重历史文脉传承,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五、结语
十八大以来这四年,“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经济政策框架”已经充分形成,“新常态”成为大逻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经济工作的一条主线,稳中求进成为工作总基调。习近平总书记的经济思想直面中国经济的突出问题,体现出鲜明的逻辑性、系统性、针对性,论述通俗易懂,闪现着辩证法的光辉,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并在长期跟进学习的过程中深化认知。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总书记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的经济思想的大逻辑、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