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评叶小纲新作《草原之歌》

来源:中国文化观察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7-04 12:40

  文 / 留生

  2017年6月28日,内蒙古包头交响乐团委约著名作曲家叶小纲先生创作的大型音乐作品《草原之歌》在国家大剧院隆重首演。这部以内蒙音乐作为创作素材的大型作品占据了整场音乐会,这在当代中国音乐历史进程中也是较为罕见的文化现象。包头交响乐团现任音乐总监胡咏言先生执棒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与包头交响乐团联袂演奏,力邀男高音歌唱家王传越、男中音歌唱家刘嵩虎、女高音歌唱家王威、女中音歌唱家朱慧玲、蒙古族青年歌手傲日其愣、蒙古族马头琴演奏家韩牟人以及竹笛演奏家李乐等担任独奏(唱),组成一个庞大的演出阵容,这在中国大型体裁音乐创作中,也是值得借鉴的二度创作形式。

 

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评叶小纲新作《草原之歌》(图1)

(国家交响乐团与包头交响乐团联合出演《草原之歌》摄影:郭名洋)

  

  这部作品是由蒙古族著名散文家鲍尔吉·原野先生创作歌词。全曲共十个乐章,上半场包括五个乐章,分别为《额尔古纳》、《火之祭》、《圣山》、《诺恩吉雅》、《山之鹰》,赞美了对于母亲河额尔古纳河、火、圣山、诺恩吉雅、雄鹰;下半场的五个乐章分别是《泉水如花》、《炊烟》、《北方的天空》、《两棵树》与《天堂草原》,描绘了草原上的各种景观,最后落笔在安详的草原是人间的天堂上。从十个乐章的布局来看,作曲家要追寻的是蒙古族人的雄浑气质,从额尔古纳河一直到草原,这里是人们栖息、生活的天堂,是一片人类的净土。

  从体裁上来看,这部作品是一个带有交响性的乐队与人声共存的组曲。这部作品也是叶小纲先生“中国故事”系列作品的又一部主打作品。2013年,自叶先生在美国纽约林肯中心举办“中国故事:大地之歌”之后,这一主题成为作曲家独特的文化标识,以此主题为切入,叶小纲先后创作了《大地之歌》、《喜马拉雅之光》、《草原之歌》等大型管弦乐队与人声结合的作品,包括自《地平线》以来的西藏题材和最近的一部内蒙题材,展现出作曲家恳切于中国少数民族地区音乐创作的现实情怀。在诸多作品中,作曲家从历史文化、现实关怀中建立多重人文叙事的精神内涵,终极关怀在于书写人类的永恒追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评叶小纲新作《草原之歌》(图2)

(《草原之歌》演出现场 摄影:郭名洋)

  

  在叶小纲以往的作品中,人声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显然人声是其非常偏爱的一个音乐角色,是叙事的载体。这部作品也不例外,并且器乐也在其中担任了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在描绘性的段落中。譬如《山之鹰》中,以弦乐的滑奏音型以及竹笛的旋律表现雄鹰的展翅敖翔,以铜管乐的大齐奏来表现天空与山峦的壮阔。在乐队编排上,除了西洋管弦乐队的常规乐器外,还增加了蒙古鼓、马头琴、竹笛等中国乐器,参与文化叙事。这些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的使用,也为作品增添了独特的民族风情。

  整场演出,几乎每一个乐章都给笔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象。第三乐章《圣山》是一个大的歌颂性段落,音乐是开阔的,有一种坚毅的力量隐藏其中。这个乐章也得很好,辉煌的主题旋律是对英雄人物的和壮阔草原的赞美,结构上也是一个再现性的三部结构。其中,加了弱音器的小号时常奏着跳进并反复的二音,仿佛是鸟类的歌声,又与人声部分的歌词“博格达”结合地非常巧妙。第四乐章是转入哀伤的调子,乐队前奏的几个音就做了提示,待女中音的唱段出现之后,果不其然,原来唱的是一个出嫁的姑娘告别父母的哀伤,这个姑娘的名字即是诺恩吉雅。旋律是用的内蒙民歌的旋律,乐队主要是为人声伴奏。这首歌曲在感情的起伏上似乎并不大,或许用民歌唱法更合适表达出情绪的需要。第五乐章从隆隆震天的蒙古鼓声开始,随后整个管乐队组进入,奏出了勇猛征战的旋律。音乐会在最后一个乐章《天堂草原》的高潮中落下帷幕,其中的四重唱也是本曲的一大亮点。

 

用音乐讲述中国故事——评叶小纲新作《草原之歌》(图3)

(叶小纲(右3)、鲍尔吉原野(左1)与全体演员合影 摄影:张大勇)

  

  这部作品体现了叶小纲的宏大叙事的情结,特别是美声唱法的人声、弦乐齐奏如歌旋律以及铜管乐分量之重。另外,作曲家还尝试将蒙古族长调(乌日汀哆)艺术、马头琴艺术等鲜明的民族元素融入到作品的创作中,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地方。当然,一部如此庞大的新作品要在每一个细节上做到尽善尽美是不可能的,譬如第二乐章《火之祭》中,马头琴与乐队的结合似乎略显薄弱,如果能再增加1~2把马头琴,效果是否更好呢?再者,色彩性配器与功能化配器的融合问题以及管弦乐部分的过于长大等等。

  总体听来,《草原之歌》达到了雅俗共赏、描绘性与抒情性结合的艺术效果,成功地实现了以多乐章组曲的方式容纳蒙古民族素材以展现其雄浑壮美的精神内涵的艺术目标。可以说,《草原之歌》是一部表现草原精神的英雄史诗,用管弦乐队与人声结合的新颖形式予以表达,讲述了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音乐故事,它深深扎根于民族民间音乐的沃土,抒发了一种博大的历史与现实情怀。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