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中华青少年交响乐团(NYO-China)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进行了沪上首演。这支青少年交响乐团刚成立不久,据说在之前的美国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的世界首演及北京音乐厅的中国首演获得了国内外观众及乐评人的一致赞赏。笔者和许多观众同样带着极大的好奇心和期待感走进了当晚的东艺音乐厅。
当通过精心选拔并经过为期两周由世界级音乐家指点与排练,但平均年龄只有18岁的乐团成员们悉数精神抖擞地走上舞台的时候,一股青春朝气扑面而来,台下观众无不感到眼前一亮。但见他们以黑色为底的上装配着一抹“中国红”的装饰花纹,图案设计兼有“中国结”和“龙”这两种最典型的中国文化图腾,看上去质朴而庄重、简洁又不失大气,图纹让人一眼就辨识出这支乐团归属何方,而鲜艳的红色同时也象征着年轻人热情蓬勃的生命活力。由著名时装设计师、时代周刊2016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之一的郭培为这些年轻演奏家所特别设计的演出服绝对为他们的亮相增光了添彩。
音乐会按照普遍流行的一首序曲、一部协奏曲和一部交响曲的搭配样式编排节目,这种堪称“经典”的曲目组合方式本身就是对一个乐队综合实力的展现。乐团首先演奏了周龙于2003年创作的《鼓韵》。这部作品以交响乐的形式重新探索和发扬了中国传统鼓乐的精神。乐曲开始,当四位鼓手在乐队所铺设的低沉而神秘的背景上由弱渐强,由慢渐快地展现传统太鼓魅力时,观众的耳朵就被深深地抓住了。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作为乐队,好的启奏对于整首乐曲来说也是至关重要,是一个乐团高水准的体现。接下来,弦乐密集而快速的音群、悠远诡谲的木管乐撩拨和带弱音器的铜管乐点缀轮番登场,让人“耳不暇接”。周龙是第一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华人作曲家,这部《鼓韵》虽以中国传统打击乐为主角,但能听出其音乐语言是非常现代的,甚至是作曲家个人化的,到乐曲末尾,各乐器声部的“竞争”逐渐激烈,节奏与速度也逐渐加快,音乐结束于一个几近白热化的乐队集体炫技中,这显然并不好演。在格莱美奖得主、指挥家路多维克·莫洛的指挥棒下,NYO-China的演奏干脆利落、一气呵成。
接下来的柴可夫斯基《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观众则要熟悉多了。担任独奏的是曾获得过范·克莱本钢琴比赛冠军的著名女钢琴家奥尔加·科恩。第一乐章引子辉煌的圆号齐奏音色壮丽、情绪饱满,接下来在钢琴几乎跨越整个音域范围的“大踏步前进”中,弦乐组大放异彩地奏出那个著名的基本主题,宏伟宽广、温暖真挚、感人肺腑。在后面整个演奏过程中,钢琴独奏与乐队协奏始终处于一种水乳交融的良性互动中,钢琴主导领衔但没有凌驾于乐队,乐队衬托有力却不会喧宾夺主。即便是成人的职业化交响乐团,要能把握好演协奏曲时独奏乐器与乐队间的动态平衡关系尚有难度,何况我们眼前的还是一支由大学生甚至中学生组成的“青交”,相当不容易。
下半场演奏的德沃夏克《e小调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不仅是作曲家本人最有名也最有价值的一部作品,也是世界上最为人熟知的交响曲之一。相信即使不听古典音乐的人也都听到过第二乐章中那个著名的“念故乡”主题。NYO-China的演奏听下来,不仅充满乡愁思绪的第二乐章演奏得极富韵味,整个交响曲中俯首皆是的美国黑人灵歌和波西米亚民间音乐这些中国年轻演奏员们按理并不熟悉的节奏与风格都无不拿捏得地道正宗、“汁多味醇”。这与每位乐团成员过硬的演奏素质、丰厚的音乐修养,和以指挥家路多维克·莫洛为首的一众顶尖音乐家的悉心指导都有着绝不可分的联系。
最后,乐团特别加演了首届NYO-China团长、著名作曲家叶小钢创作的《广东组曲》第四乐章《旱天雷》。以这首交响乐形式演绎的优美中国民歌作为音乐会的结尾,既是与开头的中国作曲家曲目首尾呼应,形成一个完满的轮回,也是乐团向世人昭示:我们是来自中国的音乐家,我们为祖国和祖国的音乐而自豪!自古英雄出少年,笔者相信,NYO-China的每一位成员,都会是我们国家甚至世界古典音乐事业未来的“英雄”!(文/陈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