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饶贵民:文化创造生产力

来源:新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3-04 13:17

  文化不仅关乎人类的生活和精神活动,同时关乎人类的生产活动。文化不仅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更是生产力发展的驱动。在文化创造生产力的过程中,人把文化性活动和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成就社会发展的实践目的性,是生产力发展动机与发展目的的高度统一。文化生产是社会生产的有机组成,文化的力量不仅可以转化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并且渗透于物质生产的全过程,文化创造生产力是实现人全面发展唯一路径。

    实践表明,文化不仅推动了生产力发展,并且创造了生产力发展的新空间,最近几年来,新起步的中国本土文化产业,一方面沿着纵深拓展的基本方向,各类新型文化业态不断发展,文化与科技、金融、旅游、创意、信息等产业深度融合,新兴文化产业形态和文化服务业务层出不穷。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文化不仅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载体,而且创造性地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另一方面,就文化创造生产力这一新命题来讲,它究竟如何在社会生产的各个环节发生作用,并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引擎?以及如何渗透到物质生产力的生产、交易、消费和再生产的各个层面、各个环节,都成为理论界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一、文化创造生产力,是社会生产理论的新发展。

    文化创造生产力,是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借助于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为满足人类的精神文化需求所进行的文化产品生产、文化产品服务的生产力。回顾改革开放以来,借助于科技发力,中国经济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速度。中国国民生产总值提前实现了翻两番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不可否认,经济总量和经济质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经济总量的提升并不意味着同步提升经济质量,当前由于科技转化率偏低、经济结构性矛盾、产品品质及附加值不高等实际情况,已经影响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制造业出口大国,我国的大宗制造业产品出口并没有获得较高的产业利润,尽管有产品质量等实际问题存在,但并不能把这些问题全部都归咎到科技水平上。借助于互联网共享和近年来中国技术引进的背景,可以讲中国产品特别是中国互联网服务产品的品质,已经在引导世界互联网潮流。但这些优势没有改变工业产品竞争的长期劣势地位,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从深层去分析,是这么多年来重视技术、忽视文化的偏见长期造成的。

    文化因素决定商品价值。今天的工业生产,从其前期的品牌设计、艺术设计,到生产过程中的人力管理、生产管理,到销售过程中的销售理念、市场引导,乃至于售后服务、品牌联想等,这些环节都充盈了文化劳动者的劳动,也积累和固化着文化劳动者的劳动时间,文化劳动者的成果天然地渗透、固化到工业产品内涵之中。文化劳动者的成果,已经内化为工业产品的价值,文化价值是商品高附加值的重要来源。

    二、文化创造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文化创造生产力,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文化生产力和文化生产关系矛盾运动不断进步上升的必然结果。从生产力发展理论出发,文化本身不仅是文化产业的主导力量,更是促进经济发展的根本核心:生产力涉及的相关产业领域,如新媒体、影视传媒、传统报刊、旅游、娱乐、体育等行业,都是依托于文化,是文化外在化、产品化的载体。这些相关行业,都是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区别于工业时代的高耗能、高污染,是有利于实现人类幸福的新兴产业。

    劳动者是生产力最核心的要素,文化创造生产力,最重要的是解决了社会劳动力的就业岗位问题。文化产业的发展,对于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讲更有意义。同时,文化创造生产力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价值的发展模式,契合了中国文化大国国情、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中国5000年的文明史,不仅是国人引以自豪的文化积淀,更应该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质料和资源,中国独具色彩的东方文化和历史文明,都可以作为出版、影视、电视、旅游、电游、娱乐等文化行业的文化资源。以文化为先导、为推动,积极培育具有行业主导性的文化产品,综合借助金融、科技的力量,催生创意文化衍生品,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形成文化产业链和文化品牌,不仅能撬动万亿文化产业市场,更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当前也面临“后工业时代”的诸多问题,尽管近3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高速稳定增长,但不可否认,由于市场导向及其它原因,很多对经济发展和产品出口产生至关重要作用的制造产业,目前都面临着极为严重的产能过剩。伴随着当前经济新常态的到来,从中长期来看,工业领域特别是制造业,去库存、去产能会持续进行,行业转型乃至于整个社会生产模式的转型都亟待解决。在如此背景下,文化产业的崛起在促成了传统行业转型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唯有借助文化产业发力,才能实现成功转型。

    文化创造生产力,既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同时也为文化发展增强了竞争力。中国不仅是文化大国,也是人口大国,智慧的先人们就意识到在中国的国土面积不可能承载高消费、高耗能的物质基础,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消解物质主义戾气的良药。文化在根本处关乎民族的精神信仰和生存根基,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无论物质上多么富有,都不可能真正成为受人尊重的伟大国家。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道路,承载的不仅是经济产业的道路,更是承载着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责任,只有将文化产业上升到于与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协同发展的战略地位,才能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焕发产业激情、催生产业能量、提升民族素质,汇聚成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

#p#副标题#e#

    三、文化创造生产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周期性,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就意味着经济发展方式正在从过去历史上的以GDP增长为基本指标,转向为社会经济质量及效率为判断标准。经济结构的构成比例也随之发生变化,由过去单一性物质财富创造为主体,转变为促进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各种经济形式并举增长的新模式。文化产业不仅象征着未来、绿色、现代,并且对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改善经济增长结构、促进社会产业发展、推动社会消费转型等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

    文化产业是文化创造生产力的明证。文化产业较之于以往的人类产业结构,具有不可比拟的产业优势:从产业领域上讲,文化产业融合性、普适性强,既可以独立独立产业行业,又可以渗透融合到任何产业内;从经济增长方式上讲,它低投入、高收益,既能够作为第三产业迅速提供就业岗位、优化经济结构,又能够兼具新产业的特征,囊括人类文明新发展的所有成果,低碳、环保,且可持续发展;从产业导向上讲,它是目前世界经济发展一个潮流,已经成为衡量国家发达指数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有助于推动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增强出口产品竞争力。

    文化创造生产力,有力拓展了社会生产的版块,把文化生产纳入到社会价值创造和生产的考察范围内,文化劳动者也是社会生产的生力军。文化创造生产力,在社会生产的领域内,集中地体现在文化已融合进入市场经济的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环节,并贯穿于市场经济运作的全部过程。互联网新时代的到来,给旅游、传媒、新闻、创意等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某种意义上,促使这些产业具备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基本特征,文化产业成为新时代的支柱性产业。文化产业突破性地解放了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给文化人才以最大的发展空间,文化人才创造了时代的大繁荣,只有文化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时代,才能造就伟大的时代。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已经被历史验证为推动经济发展的真理时,文化创造生产力将会迎来更为伟大的盛世到来,它不仅创造性地推动产业经济的发展,更会带来中华民族伟大文化自觉、自信、自强的发展契机。

    文化创造生产力,肯定了文化生产的主体地位。文化产业能够充分挖掘文化的经济潜能,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载体。文化产业既符合一般经济的发展规律,同时具有新经济的特征:在产能消耗方面,它绿色、环保,完全区别于传统产业的高耗能、高污染,是对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在产值贡献上,它低投入、高回报,文化产品多以虚拟化、可复制化的形式呈现,有助于资产的优势利用;在实现产业链运营方面,它更容易打破行业界和区域限制,有助于中西部地区和农村文化资源的开发;从商品特征上看,文化产业容易形成差异化业态,每个产品都独具特性,别有匠心,独创性的设计风格和设计理念,都最大程度地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从消费目的上讲,消费者不仅享受到了物质需求的满足,其本身也是一个文化消费和价值消费的过程。

    文化创造生产力,是对人类生产力评价标准的丰富与发展,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中的重要一环,但片面强调物质生产力,其弊端已呈现弥端,如果一个社会的发展仅物质财富增长为标志,实际上是一种畸形发展:没有信仰的支撑、没有文化对物质力量的消解,所有人在物质追求上的同质化,显然已经超过了生态系统的承载限度。从这个角度讲,文化创造生产力是对可持续发展道路最有力的基础。

    国家软实力已经成为一种国际共识,当前进一步萃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化内涵、发掘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共同价值、创新传统文化与时代结合的时代气息,都要寻找到一个与生产力交叉的融合点,没有文化产业的载体,就不能够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一种文化导向。历史证明,仅仅凭借经济或军事影响不能成就一个大国、强国,只有充分弘扬、创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明确文化发展在国家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发挥文化创造生产力的主体地位,把握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关系,才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作者:饶贵民 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