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把文化场馆建成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堂”

来源:中国文化观察网 作者:佀保军  发布时间:2017-06-30 11:44

  作者:佀保军 副研究馆员

  他山之石教堂是世界各地人们参与宗教等活动的场所。西方国家的教堂活动尤为盛行,已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堂活动充分体现了当地的政治、社会、历史、文化、风俗、秩序等现象,教堂的社会功能和影响力凸显。西方的教堂的主要功能有传教、开展救助、举办婚礼、节庆聚会、才艺展示、学习交流等。在长期参加各类活动中,人们自然形成了共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思想意识逐渐统一,国家的认同感和民族的凝聚力也就会不断增强。

  二、我国文化馆优势与不足。我国的文化馆是在新中国诞生以后成立的,是政府为了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设立的社会文化事业机构,是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

  优势:文化馆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并作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文化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文化馆的社会功能主要包括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艺演出、展览、讲座、培训等;开展社会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群众文化素质;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指导群众文艺创作;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开展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等。各地文化馆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当地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宣传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了积极贡献。

  不足:在2016年中国文化馆年会征文活动中,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理论调研部主任徐玲老师的 《浅论文化馆的公众认知与公众形象》一文中显示,全国文化馆的公众认知度不高,市民的公共文化活动参与度低,文化馆的服务效能差。在北京的访问中,对文化馆、群艺馆“不清楚”的占 56.8%。对文化艺术免费培训、普及活动“不清楚”的占 66.6%,高达 94.7%的受访者表示没有去过北京群众艺术馆。需求与供给的脱节、不平衡,“自娱自乐”的“空转式繁忙”工作模式,使文化馆的服务效能极差。当前我国文化馆事业无论是在设施建设、资金保障、人才队伍,还是在体制机制上都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短板之处。

  三、建议。一是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工作要“走心”。文化馆要多关注老百姓的需求,让需求与供给对接,不要“自娱自乐”,也不要“玩花样”,提供的服务一定要与群众有关系。文化馆还要有担当,要以人为本,有家国情怀,多关注社会热点,重大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要有文化馆的声音和文化馆的公共服务。在文化信息发布时,也要生活化,有“温度”地表述,少用“官八股”式的文字表达。

  二是文化馆的服务内容要“多元化”。文化馆要想吸引群众,你就必须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来满足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的文化需求。文化馆的服务理念和项目要不断更新,文化生产和服务要像苹果手机那样不断超越和引领。服务模式和方式都要有创新,不仅要主办,还要承接群众的需求,“菜单式”服务,“私人定制式”服务都要做好,做到位。

  三是文化馆的传播方式要“科技化”。当今是个信息化的时代,新媒体、全媒体、自媒体等盛行,文化馆服务要充分利用这些现代的传播方式,进行文化服务的信息发布、宣传推广、远程辅导、线上线下交流等,与时代接驳,与群众的生活方式接轨。文化馆要掌握新闻媒体的运作规律和受众心理,加强科技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快推进文化+科技的融合和发展。

  希望不远的将来,我们的年轻人也能到文化馆去举办婚礼,每个家庭都可以去文化馆开办家庭音乐会和生日part,每个传统节日文化馆都举办喜闻乐见的主题活动,文化馆能成为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每个人对文化馆都有一种文化情怀和精神依赖,让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文化馆这块“圣地”上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