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军事博物馆建成。高宏/摄
1959年,周恩来总理审查军事博物馆陈列。
1959年8月17日,《北京日报》1版
1959年8月17日,《北京日报》1版
工人在楼顶组装军徽。
1960年8月1日,《北京日报》4版
1960年8月1日,《北京日报》1版
1962年夏,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名。
1959年8月17日,《北京日报》2版
1958年10月12日,军博大楼开工典礼后,各路施工部队进入施工现场。
1959年,军博大厅的圆顶。王一波/摄
工人在浇制、安装石膏花。
济南军区某部为军博开采、加工大理石。
军博的建筑工程主要靠人力完成,陆、海、空三军官兵在施工中开展劳动竞赛。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主题展览正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军博,这座兴建于1958年的国庆十周年十大建筑之一,从破土动工到竣工只用了9个多月。这样快的速度,在当年是无法想像的。
建设速度空前
军博兴建于1958年10月,1959年7月建成,1960年8月1日正式开放,是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历史博物馆。
本报1959年8月17日1版的报道《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落成》中记载,坐落在复兴门外玉渊潭旁的这座博物馆,从破土动工到施工建成只用了9个多月。
新落成时,军博就气势雄伟,差不多相当于两个1954年建成的北京饭店新楼。其平面呈山字形,正面中央是7层建筑,顶上又矗立着37.37米高的塔座,承托了一个直径6米、重达8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徽。从军徽到地面,高度是94.7米,比上一年竣工的中央广播大厦高15米。
军博每一层楼房的高度相当于一般民用建筑的两倍、三倍甚至更多。整个博物馆的建筑面积是6万多平方米,有20个式样大致相同的展览厅,展览面积达2.9万多平方米,比北京展览馆的展览面积大一倍多。而且,军博内部要安装大量的大理石、石膏花饰,要描绘细腻的油漆彩画。能够在9个多月的时间内完工,军博的建设速度是空前的。
军博建设速度之所以这么快,重要原因是得到了全国的大力支援,这里面,既凝结着北京市设计院设计人员和军直公司2000多名职工的辛勤劳动,也凝结着来自21个省市的3000名支援建设的工人和无数承担订货制造、材料运输任务的劳动者的出色劳动。
“诸葛亮会”献计吊装军徽
军博大楼顶上的军徽是镏金边,金麦穗和红五星是用彩色玻璃装成的,不分日夜,它的光彩都可以吸引行人,然而,工人们安装起来可费了大劲。
军徽直径6米、重达8吨,安装的地方离地80多米。当时工地最大的起重机也无能为力,怎样把军徽装上去呢?有人提出用直升机,可是又对这种施工方法毫无经验。
为解决这个问题,工地开了好多次“诸葛亮会”,让大伙儿献计。最后,决定采取分段吊装的办法,就是把军徽的铁架分五块,由两台卷扬机接力,吊到顶上去,200多块玻璃和496盏灯泡事后再装。施工期间,高空常刮大风,工人们风来就停,风停就干。经过1个月的苦战,军徽用这种办法顺利安好了。
“景阳冈英雄”消灭“拦路虎”
本报1959年8月17日2版的报道《英雄的战绩鼓舞着他们》中这样写道:复杂的技术要求好像一只只拦路虎,在阻挡工程的进展,工人们个个都像景阳冈上的英雄。
层层檐头上的琉璃瓦,把建筑物装饰得分外多姿,挂这种瓦却给工人们带来了难题。倪国治瓦工队根本没有干过这种活,施工时遇到不少困难。开始的时候,挂好的琉璃瓦七扭八歪,高低不平,很不像样。工人们讨论的时候提出,学习解放军的战斗精神,不打胜仗不收兵,并且提出“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口号,人人想办法,个个出主意,白天现场试验,晚上灯下琢磨。结果不仅赶上了进度,质量也被评为全工地第一。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谁也不愿意落后,用他们的话说:“这个博物馆将要展出解放军的光荣战绩,我们在这里打了败仗像话吗?”所以,人人干起活来都想争上游。
那时候,来自鞍山的木工队工人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他们说:“英雄面前无困难,志如钢铁坚又坚,只要建筑提前完,哪怕汗水冲走船!”在施工中,他们与军直公司第三施工队的木工展开了友谊竞赛,不但质量良好,工效还提高了30%以上。
1959年2月初,浇灌结构工程混凝土的时候,第一施工队的施工进度冲在了最前面,比第三施工队快了9天。三队的工人干部坐在一起连续讨论好几次,最后找到了病根儿——施工准备和各工序协作不好。大家一致表示要把进度赶上去,要“苦战十天,追上一队”。这话叫一队的人听见了,他们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措施,修改计划,压缩工期,提出:“大战十天,遥遥领先。”三队一见这情况,更来了干劲,又开会提出行动口号:“大干巧干月底见。”会后,三队各工种以混凝土为主,加强协作,搞好准备,真正做到了按时开盘,工时浪费现象很快减少,每班浇灌混凝土效率比以前翻了近一番。最后,三队比一队提前一个半台班完成了任务,一队施工速度也比原来提高了。
门外汉成“四级工”
军博内部的部分楼梯、墙面以及许多柱子都镶着大理石,为的是使建筑物显得颜色艳丽、光彩夺目。谁能想得到,这些都是由最初不懂技术的普通战士加工成的呢?
根据记载,整栋大楼共需要9800多平方米的大理石,开始建馆以后,大理石却找不着加工的地方。为解决这个问题,相关部门决定由解放军某部队来负责加工。
按常规,初步学会大理石的加工技术,起码要两三年的时间,而该部队指战员们却要在1个月甚至几天的时间里学会这种技能,困难实在是不小!而且,工程要求他们日产220平方米,三月中旬他们每天才能产几十平方米,强赶进度质量上很可能出现问题。一些负责人参观以后直摇头,认为部队搞不了这个,建议延长施工时间。
该部队领导向全体战士作了动员报告,要求大家发扬勇于克服困难的光荣传统,用掌握现代化武器的精神来练好施工技术。后来,各连队都展开了夺红旗竞赛,从部队首长到战士,一齐动手改进机械和劳动组织,创造先进工具,来解决质量问题和提高施工效率。
某部队战士刘锡智本来不懂技术,但是在担任水磨石任务中,刻苦钻研,经过几个不眠之夜,成功试验出保证工程质量的措施;担任大理石加工任务的某部队韩作兴小组本是门外汉,他们经过学习钻研,不仅学会了技术,而且革新了技术,达到优质高产。
经过努力,质量、效率两项指标双双上升。18种颜色的顽石最终变成1300多种规格的石料,用到建筑物上去,为整栋大楼增添了光彩。据统计,解放军官兵在几个月的时间中,近一半人学会了不同的施工技术,不少人已经达到二级到四级技工的水平。
全国很多军区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支援了大量的施工机械、工具,还从福建、四川等地采伐、运来了大批木料,并从南京、武汉、广州运来了大量竹槁。远在福建的战士们,特地搜集了废炮弹壳,作为铸造博物馆四扇大铜门的原料。此外,全国好几个军区抽调了大批官兵直接投入施工。
对于工程质量问题,解放军官兵自始至终特别重视。他们建立健全了质量监督和检查制度,对于发生的哪怕是微小的质量事故,也从不放松,从中吸取教训,为整个工程高质量竣工打下了坚实基础。
文字:贾晓燕
历史资料:北京日报图文数据库、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