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岩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沟通的印记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7-20 14:35

  【岩画保护研究】

  编者按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7月16日至17日,2017中国贺兰山国际岩画文化艺术节在宁夏贺兰山下举行,来自中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的200多名岩画专家、艺术大师在这里就岩画保护、文化传承、艺术创新和产业融合进行深入探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岩画研究成为全球岩画专家关注的一个新热点。

  

岩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沟通的印记 (图1)

  人类最古老的通用“语言”

  ——2017中国贺兰山国际岩画文化艺术节看点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7月16日,宁夏银川,分布于贺兰山东麓27个山口和山前洪积扇荒漠草原上的上万幅岩画吸引着全球岩画专家齐聚于此。这些史前印记和分布于全球的岩画资源一起,记录着整个人类的童年。

  然而,这些跨越大洲大洋的图像语言却并非孤立存在。专家认为,起源于旧石器时代的岩画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现象,同时又有源与流的不同,很多岩画点、岩画块、岩画线、岩画带及其大区域都有内在的联系,体现了不同时期迁徙人群留存的社会生活片段。

  

岩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沟通的印记 (图2)

  宁夏贺兰山拥抱石处人面像岩画

  在美洲发现的甲骨文岩画是商代移民的证据?环太平洋地区的人面像岩画是从贺兰山地区传播出去的?我国北方岩画的斯基泰风格画像表明西亚的塞人文化也波及我国北方草原?专家们的研究说明,在远古时代,先民们已经开始跨越千山万水“遥相呼应”。

  正如中国岩画学会会长王建平所说:“岩画是全球最早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最早的文明结晶和文化符号,也是相互沟通的历史印记。”

  “贺兰山岩画是北方草原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北方草原民族东西迁徙、南北移动的集结点,它在历史上的东西传播作用不可忽视。”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党组书记、主任张少志说,国内外专家的研究表明,从宁夏贺兰山岩画到内蒙古岩画,再到环太平洋沿岸的岩画;从甘肃河西走廊的祁连山、马鬃山和黑山岩画到青海的刚察县哈龙沟岩画,再到天山以北的岩画;以及非洲、欧洲的丝绸之路沿线的岩画之间,大多都有联系。

  

岩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沟通的印记 (图3)

  宁夏贺兰山太阳神岩画

  宁夏是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东西迁徙的特殊走廊,又是中国古人类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距今4万多年的水洞沟人生活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早的晚期智人活动遗址。此后,从旧石器时代直到新石器时代不断叠加,使古代的水洞沟人可能与岩画产生了一定的联系。由此也出现了一个历史之谜:水洞沟人从哪里来?他们是否在贺兰山开凿岩画?他们又到哪里去了?是向阴山以东迁徙进入山西、东北,还是向西一带迁入河西走廊、新疆、中亚、西亚一带?沿途留下的记录社会生活的岩画,将是破解这些谜团的钥匙,也是研究丝绸之路沿线人类早期沟通迁徙的“文献”。

  专家们对以岩画为媒介,加强“一带一路”文化交流合作充满期待。第一届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意大利卡莫诺史前研究中心主任埃玛努尔·阿纳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岩画的研究只有在更大的空间范畴,放在一个更宏大的视野当中,才会更有意义。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岩画研究中心主任张亚莎教授认为,岩画作为无文字时代人们交流、记忆与情感传达的“世界语”,自然会成为整个人类史前无文字时期的某种“文字”遗存。

  

岩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沟通的印记 (图4)

  宁夏贺兰山圣壁雪韵岩画

  “岩画作为人类共同的母语,是没有国界民族之分的。岩画应发挥文化主导作用,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与发展。”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副院长、中国岩画学会常务理事张学智说。

  “岩画遗产遍及五大洲,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三分之二的国家,虽地域、民族、宗教信仰各不相同,但追溯人类文明起源与对话,是共同目标。”中国岩画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乔华认为,应全方位、全时空地去开展岩画研究,探索岩画保护。

  宁夏岩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国岩画学会会员杨惠玲认为,宁夏虽偏居西北一隅,但恰好处在交通孔道上,这在贺兰山岩画的分布和内容中得到了充分投射,说明宁夏曾经、现在也依然是欧亚大草原文化链条中的重要环节。

  刚刚闭幕的2017中国贺兰山国际岩画峰会上,以“一带一路”为纽带,对世界各地彼此孤立的岩画遗存与全球岩画进行全面系统的联动研究,已在岩画学者中达成共识。

  作为千万年前人类共生的印记和当下连接不同国家的纽带,岩画这一人类最古老的通用“语言”,正在承载着“一带一路”沿线文化交流、沟通心灵、开阔眼界、增进共识的使命,也将推动沿线国家在文化交流共享中结成命运共同体,实现共同发展。

  (照片由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提供)

  越是早期的岩画语言全球性越明显

  ——专访第一届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埃玛努尔·阿纳蒂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从事岩画研究工作64年之久,是全球范围内实地到过并观看过岩画数量最多的人,被誉为“世界岩画之父”,他就是第一届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意大利卡莫诺史前研究中心主任埃玛努尔·阿纳蒂。在2017中国贺兰山国际岩画文化艺术节上,接受记者专访时,已87岁高龄的阿纳蒂耳聪目明、不乏幽默,眼神中闪烁着智慧的灵光。

  

岩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互沟通的印记 (图5)

  埃玛努尔·阿纳蒂。王楠摄/光明图片

 

  记者:您第一次见到岩画是什么时候?

  阿纳蒂:那是在1953至1954年间,我当时23岁,在以色列内格夫沙漠考古,主要围绕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有一天,我吃完三明治,正准备起身工作,忽然发现我刚才坐过的那块岩石上有凿刻的图案,那是我生命中见到的第一幅岩画,这次偶遇改变了我的一生。我在当地刊物上发布了发现岩画的消息,特别是应邀为一份名为《巴勒斯坦探险》的季刊写的一篇文章,让我的发现在欧洲产生了影响。

  记者:在分析岩画的工作方法中,有一种以您的名字命名的岩画调查记录模式,也就是“阿纳蒂方法”。您能给我们讲讲这种方法的来龙去脉吗?

  阿纳蒂:发现岩画后,在没有人告诉我如何去做的时候,我自己开发出一套方法。先拍摄岩石整体和一些细部,然后用一种半透明的纸描述所有出现的图像,接下来观察每块岩石图像的叠压关系并建立起图像的分段系列。最后,尝试对图像风格与年代进行定义,并寻找凿刻图像的意义和目的。这是一个基础性的分析方法。

  记者:您考察岩画的足迹遍及世界五大洲,能给我们讲讲与中国岩画的缘分吗?

  阿纳蒂:我来中国已经很多次了,看过贺兰山岩画、中卫大麦地岩画、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岩画、右旗曼德拉山岩画与雅布赖山岩画、青海卢山岩画、河南具茨山岩画等等,我对这些史前遗迹都非常珍视。20年前我来看贺兰山岩画时,还只能步行,没有一条像样的道路,城里面的车也非常少。这些年,除了岩画,我还看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记者:很多学者都非常关心岩画的学科归属问题,您认为岩画的研究能不能独立作为一种学科呢?

  阿纳蒂:我不认为岩画是一个可以自成系统的学科,它应该是史前与部落艺术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具备历史学或视觉艺术的一般性规律,具有能够沟通美学与人类学这些主要学科的概念。作为人类的一种认知与精神传达的途径,它需要考古学与人类学的背景,这是人文学科的组成部分。

  记者:您非常注重岩画研究的“全球性”,这种“全球性”该如何理解?

  阿纳蒂:我想这个“全球性”,不仅是指在岩画研究空间范围上的全球眼光与建构框架,而且包括全球原初语言的思维逻辑基础。全球性可分为若干个层面。第一是指地理及空间范畴上岩画分布的全球性;第二是指思维模式与传达上原初语言的全球性;第三是指底层理论支持上的单一人类起源说。比如,在宁夏的贺兰山,有人在一处岩石上凿刻了一些图像,这个岩画制作看起来是完全孤立的个人行为。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几乎就在同时,在世界各地的其他地区,比如亚洲、欧洲、非洲、美洲的人们,都在用同样的方式制作着岩画图像,同样的手段,相同的色彩,表达着类似的主题。所以这个早期看似孤立偶然的行为,其实是遵循着全球性的文化传统。越是早期的岩画语言,全球性就越明显。在距今至少4万年的旧石器时代,全球岩画思维逻辑原型就已经形成,这种思维逻辑与语言结构随着人类的迁徙而不断向全球迁徙,并通过岩画表达,使这个原初语言能够传遍世界。越是后期的岩画语言,越可能是地方文化的产物,即“方言性”更加突出。

  记者: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岩画对人类的沟通交流有什么重要意义?

  阿纳蒂:岩画作为无文字时代人们交流、记忆与情感传达的“世界语”,自然会成为整个人类前文字时期的某种“文字”遗存,因此我更注重强调岩画的历史性。分布于全球各地数量极为庞大的岩画资源,本质上属于历史学的图像档案资料,小到每一幅岩画图像,大到一个数量密集的岩画地点,它们都会对人类的历史记录有所贡献。岩画作为无文字时代人类的特殊图像文字,可能是某个区域或某段时期的图像编年史,也可能是对某些重大历史史实的记录,更可能是某些民族的古代神话记忆。因此,岩画是历史学的源泉,是建构一个真实的世界史的档案库。由于岩画遍布全球,我们可以通过岩画知晓全球不同地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信仰仪式、风俗人情。岩画资源与有文字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是,它的“档案”是图像,而且这种视觉图像艺术是“无国界”的,艺术图形不仅能让不同民族、不同人种的人们理解情感与思想,还能够让不同时代的人们彼此交流感情,获得美好的享受。

  守护岩中千秋史 传承画里万年魂

  ——国内外岩画专家建言新时期的岩画保护与开发

  光明日报记者 王建宏

  “贺兰山蕴千秋史,不朽文明在画中。”2016年8月,闻名中外的贺兰山岩画曾遭受超50年一遇的特大山洪,贺兰山3块岩画遭受撞击出现白点,11块岩画被山洪冲击移位,被泥沙掩盖。如今站在贺兰山下,来自国内外的岩画专家无不为此感到痛惜。

  岩画是世界各地原始先人们用来传承、保存自己历史、神话和精神经历的方式,被誉为“原始的语言”“文字前的文字”“人类最古老的艺术作品”。原始艺术99%的内容都由岩画构成,岩画成为原始艺术领域中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也最具有世界性的艺术门类。

  然而,即使岩画凿刻于坚硬的石头上,但因其绝大部分裸露于旷野之上,风吹日蚀,保护异常困难。

  “每天我们都在遗失大量承载重要历史片段的岩画遗产,而这些片段流失之后,我们将再也无法知晓和理解其中的意味和内涵。失去这些宝贵的档案资料,我们也随之失去隐含在岩画中的历史、信仰、神话和编年史的片段。”中国岩画学会理事、中华女子学院艺术学院副教授朱利峰认为,岩画的保护和记录存档显得尤为重要。

  朱利峰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岩画保护正在表现出与时俱进的特点。全球很多地方都在运用物理、化学方法以及资源的数字化来对岩画进行技术保护,澳洲、非洲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在这方面成绩显著。俄罗斯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岩画研究专家叶卡捷琳娜·戴弗列特也系统介绍了利用3D GIS识别和保护岩画的具体实践。

  广西崇左境内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于2016年成功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实现了中国岩画类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三峡大学艺术学院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岩画学会会员黄亚琪说,左江80多个岩画点与其所在的环境,共同反映了壮族先民的稻作文化内涵。核心要旨是对岩画景观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整体性保护”,在对岩画点进行保护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分布区内赖以存在的自然和文化环境。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中国岩画学会常务理事李永宪认为,岩画是不可移动的文化遗存,是移动的人群和流动的历史留存至今的多类图像遗存中的一种,任何地区的岩画都有它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区域性。因此,开展岩画的保护工作需要认真对本地文化进行研究。

  当前,岩画界出现了“应用岩画学”方向,更加注重岩画作为一种资源的经济、文化和社会效益。第一届国际岩画委员会主席埃玛努尔·阿纳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科学的开发会产生良好的效果,但这种开发必须小心翼翼。

  专家认为,将岩画作为民族艺术资源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的开发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可挖掘的潜力。虽然我国岩画数量为数可观,但与之相关的文化产品却寥寥无几。中国岩画在当代文化艺术领域的缺席,是世界文化艺术传播的缺憾,亟待进行有效的开发,让世界通过岩画艺术了解更古老的中国,也让中国的远古艺术融入世界的文化潮流。

  著名艺术大师韩美林也从岩画中汲取营养。采访现场,韩美林向记者展示了受贺兰山岩画启发而形成的点、线笔法,寥寥几笔便勾勒出颇具中国画意象的牛头。他感慨地说:“没有岩画,就没有我的今天。一看到贺兰山岩画,我便心生敬意。”

  针对岩画未来的应用方向,朱利峰说,岩画的文化产业开发可提升实体游览地在保护、展览、教学、研究、出版等方面的效益,若进一步将岩画素材的附加值加以运用,充分调动其全方位的文化价值,研发各类衍生品进行推广,不仅有文化传播的意义,更能带动特色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高,增加地方文化产业的收入。中国岩画的开发将为中国岩画走进大众审美文化的视野、与国际流行文化对话奠定基础,让史前艺术为开创更好的文化推广模式及创意附加值产业带来新的气息。

  《光明日报》( 2017年07月20日 05版)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