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党的“十九大”开局之年,亦适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了讴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文艺新成果,由城西区科技文体旅游局主办,青海省书法家协会、民建青海省委文化艺术支部协办的“情留西海,墨洒昆仑--李德西书法遗作展”在8月15日隆重开幕。
开幕式由青海省书协副主席王永洲主持。中国书协副主席、 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毛国典先生亲自出席并致词。李德西先生夫人霍振兰、女儿李翰出席了书法展。青海省文联副主席李晓燕, 民建青海省委副主委王建民,青海省委统战部童宁西处长,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谢少承,青海省书协原主席王云,原副主席李明亮,青海省书协常务副主席、青海省美术馆馆长陈治元,青海省书协副主席、西宁市书协主席王永洲,青海省书协副主席郭强、徐小江,全国公安协理事、云南省公安书协主席王远康,商丘市书法协会副主席贾长城,江苏省书协理事、盐城市书协主席郭列平,徐州市原人大委员会副主任、工会主席徐崇先、徐州市青年书协主席岳继承等领导嘉宾300余人参加了活动。
李德西曾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协副主席、青海省中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李德西先生客居青海半个世纪,他如苦行僧内心的定力和执着,不慕时尚、不逐潮流,守候着圣士般的精神家园。他的书法除了兼具齐鲁、中原书风淳朴厚重之外,又增添了西部自然豪迈之气度;以其高古、舒郎、凝重、大气的书风,独步书坛。其书法作品豪放而不失稳健,奇崛而不失朴素。朱乃正先生曾高度评价李德西的书法作品"未落俗格"。此次展出了李德西先生早期及晚期书法作品百余幅。
书展当日举办了李德西书法研讨会, 与会专家高度评价李德西书法独具个性的创作特点,其意境、气质、气韵与率真、情趣的契合;碑和帖、民间和经典书法的嫁结,铸就了其书法的价值取向。其技法的最大特点是“破”,他把传统经典书风和谢无量、黄宾虹等现代大师的书法,巧妙地融合到他的书法创作实践中,以渴笔、破锋、涩笔逆风来营造满纸云烟空灵的艺术效果,形成了极其鲜明、颇有书卷气的个人艺术风格。
毛国典副主席认为"李德西先生是青海省书坛的一面“旗帜”和“标杆”,指出“李德西先生刻苦治学的精神及他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都是中国书坛宝贵的精神财富"。此次展览由李徳西先生生前好友及学生王永洲、母建海、李晓海等来组织承办,体现了对老师的书法艺术的敬重,毛国典副主席给予高度评价:这体现了一种师生情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几个弟子无论与师,与传播学书法艺术皆功德无量。
中国书法七子展成员六人以文纪念李德西先生遗作展
序 言
近日,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政府拟举办情留西海、墨洒昆仑"著名书法家李德西先生书法遗作精品展,并出版《李德西书法遗作精品集》,主办方嘱我撰序我不揣浅陋,欣然应之。我与李德西先生相识于"七子展"之前连续九度七子展使我们愈来愈亲近,愈加熟悉他的为人及他的书法艺术。
李德西先生于2017年5月16日因病仙逝于徐州家中,享年71岁,其祖籍河南商丘,退休后定居徐州,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青海省书协副主席、青海省中青年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书法“七子展”发起人、河南省信阳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当时我闻悉噩耗,顿感悲伤与惋惜。我深感先生的谢世对于当代书坛是一个大的损失,对于青海书坛更是重大损失。省内外熟知他的人无不表示深切的悼念。书界的朋友多有诗词追念,王维治诗句:一生笔端有傲骨百年翰墨敢留香;王冰石诗联:仙界宫成,玉帝来招君写匾;癯躯蝶化,亲朋感念佛施恩;贾长城诗句:廿五年展结同俦滇南海西亦壮游;王永洲诗句:天降贤人寰宇间,一身奇才证夙缘…等等应该说李德西先生刻苦治学精神及他的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都是中国书坛宝贵的精神财富!
徳西先生善于研究、取法传统,又善于独立创新,他的作品重格调,讲气韵,楷、行、草、隶兼善,尤擅长楷书和行草书的创作。先生曾被邀在日本举办书艺展,国内不少地方曾举办个展。著名书画家朱乃正先生曾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未落俗格"。他的作品颇有书倦气,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妙。
德西先生善于研究取法传统,又善于独立创新,他的作品重格调,讲气韵,楷、行、草、隶兼善,尤擅长楷书和行草书的创作。先生曾被邀在日本举办书艺展,国内不少地方曾举办个展。著名书画家朱乃正先生曾高度评价他的作品“未落俗格”。他的作品颇有书卷气,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妙。一个不做学问、文化匮乏的人,其书法难有书卷气。也就是说,文化底气不足终导致作品的底气不足。德西书法有人文情怀,亦有儒释道的修养,书法更有自己独特追求,不落别人窠臼,故于书法创作不断有新感悟、新发现、新创造。他的作品温温尔雅,卓立不群。书法家之性情,也就是书法家的文化心态,也就决定着书法作品的品性和品位。古人书法经典之所以后人无法超越,其中一点,就是书法家自有远离功利的一份平静。“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是一种大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大情怀。远尘世而近山野,虽居闹市,心远地偏,每日清虚无为,顺性体道,才能摆脱尘世一切桎梏,获得主体和客体之契合,获得真正和纯粹的自己,也才能步入行走坐卧,无非是道,纵横自在,无非是法的境界。若有“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的情致,笔下必然恬淡,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作品必然大气。若是用谢少承在先生作品集跋语“松性愈古,鹤情不群”来比喻再恰当不过了。
德西先生为人直率,言谈幽默,一句妙语,常令人发笑,与之交往,总有心境豁朗之感。有时与先生清茗促膝,或把酒言欢,感到人生之惬意!每每慨叹与之相识,缘也;与之交往,福也。李德西其人、其事、其书、其艺皆为我辈之楷模!德西先生曾坦言:“书法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我的全部”,足以佐证李德西对书法艺术毕生的热爱与追求!
今天,《李德西书法作品集》刊印在即,谨以以上文字权为序!
(作者系中国书协副主席、江西省书协主席)
墨吸西海 魂铸昆仑
文/谢少承
德西先生仙逝已有一年,短暂的七十个春秋,历尽了人生的坎坷,尝尽了人世间的酸甜苦辣,耕耘出了属于自已的艺术领地,收获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他的形骸灰飞烟灭了,但一生倾心打造的艺术金字塔却光芒永照,他的艺术精神不灭!他的特立独行、爱憎分明的个性风采,对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和反叛精神,甚至他的许多“嗜好”和性格上的奇特之处,反而让人感到可亲可爱可敬!他的音容笑貌,让我们记忆犹新。
德西先生曾于世纪之初倡导发起“中国七子书法展”,除了他当时是青海省书协副主席外,我们六人应该还处于书坛群雄逐鹿的起跑线上。记得二OO二年底,他找到我说要举办七子书法系列展时,我还真是受宠若惊,之前我虽久仰德西先生其名,但素未谋面,我惊讶地问他是怎么知道我的,他说在“走进新世纪·江苏青年书法展”上,对我的作品记忆深刻。由此可以想像,他对七子展览每个作者选择都是有故事的,是经过精心挑选的,也可以说是慧眼独具的。我们六人其后在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类展览中摘金夺银,风声水起,国典兄因为书法创作、组织等各方面水平超强,在全国书坛拿得起、打得响,如今已经成为中国书协最年轻的副主席,并且是江西书协的掌门人。
德西先生引领大家举办了九次展览,时间跨度近十年,这可算是一次书法展览的长征,是书法史上一次前无古人的壮举,是一次克服困难、砥砺前行的艺术之旅。七子的集合不仅是共同的艺术追求,是天地间的缘份,更是德西先生精神与热情的感召!蓦然回首,七子展所走过的历程,让人回味无穷,让人倍加珍惜,也让人百感交集!
德西先生走了,扼腕而叹,深切怀念!但我们还将欣喜地看到一个艺术精神不灭,艺术作品大放异彩的德西先生正以它强大的生命力,走进历史,奔向未来!
十五年前,我曾为德西先生写过一篇《松性逾古 ,鹤情不群》的评论文章,这里不妨重温一下,以作追念。
李德西是当今书坛熟知的书家。多年来,他执着于对新出土的竹简、帛书、残纸及碑刻书法的学习研究,学有道,功有成,他对非经典的民间书风的阐释,使许多书坛同道为之刮目。而近来,他淡出书坛,似乎又在回避什么,或是在暗中准备着什么。恰恰在这段时间里,李德西的书法取向又有了很大拓展,他在固有风格的基础上,把传统经典书风和谢无量、黄宾虹等现代大师的书法巧妙地融合到自己创作实践的中,优势互补,形成了既俊迈雅逸,又率真浑朴的清新风格。
我们知道,当今书坛正进行着一场碑与帖、民间与经典书法相稼接的革命。一群高标独立的书法精英们,广泛利用新近大量出土的书法资源,各自从中汲取有益的成分,拓展新的书法语言,其中部分人成功了,但多数人无功而返,原因是这些书法资源,大多是当时下层工匠与一般文字抄手所为,在战事不断,灾祸连年的时代,工匠们只是下意识地完成抄写或刻字的工作,根本没有什么闲情逸致把它当成艺术品来创造,那些疏放拙陋的书迹都是在一任自然的状态下写就或镌刻的,作为专门从事书法艺术的人来说,民间书法是一座无尽的矿藏,但它需要我们必须“具备区别一件艺术品和手锯的能力”(英国著名艺术批评家克莱夫.贝尔语),以挑剔的审美眼光对它进行甄别、淘洗和再造。而一些人恰恰不具备如此素质,他们不管民间书法是好是坏,不假思索地生吞活剥,因而这类创作只能算是对民间书法的简单复制。
怎样对大璞不雕的民间书法进行提炼和再创造?李德西的书法创作实践为我们提供了较好的诠释,他在传统经典书法里找到了笔法、墨法、结构章法等书法构成要素的特殊规律,运用这些规律再对民间书法进行比较、筛选和改造,从中获得自己需要的养分。从他新近创作水平令人耳目一新上看,我们充分印证了上述实践的有效性。
李德西以民间书风再造的少数成功者之一,他以敏锐的视角,不随时趣,我行我素,行走在一条虽荆棘丛生,但又前途光明的寂寞之道上。他曾自信地说,书法创作不能为迎合世俗的眼光做讨好别人的事情,而要以自己作品深刻的独特审美,去打动真正懂得艺术的人。因为这种自信与坚守,他不怕众人侧目,扎实地实践着自己的艺术理想。综观他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他对书法艺术的独到见解。
李德西尤为注重营造书法的意境。意境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所在,是作者思想最本质的体现。他对意境的追求与把握得益于生存环境给予的灵感和本乎天然的宗教情结。人们常说,环境能够造就人,几十年来,李德西犹如一棵顽强的生命之树,近乎无助地孤立在青藏高原那片原生态的土地上,朝沐浪浪天风,暮看苍苍海山,大自然给了他无尽的艺术遐思,空闲时的参禅悟道与读书,始终是他的人生必修课,这一切都使他的灵魂得到了净化与洗礼。他崇尚古朴率真,反对造作流俗,极力摆脱那种被潮流化的流行书风的约束和冲击,不断清理被世人尽情玩味的艺术浮叶。他善于运用“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空灵艺术之境。以笔断意连、若行若藏、残破剥离等艺术表现手法,构建书法艺术的朦胧之美、残缺之美与苍浑之美。他有意识地拉开其作品与欣赏者的交流空间,制造“距离就是美”的艺术氛围,不让其作品“一目了然”地呈现给观众,而是通过各种笔法、墨法和特殊纸张的运用,制造模糊、断续的空间,让作品增加更多的不确定的意象,由此,一种枯寂的禅境,一种孤独宇宙洪荒、混沌初开的意象在作品中弥漫、游走,似乎要逸出画面,传达出无尽的悲壮与苍凉。其次,他的作品还渗透着谐谑与荒诞的气氛,从而让单调乏味的笔墨,平添了几分调侃之气,几分恢谐幽默的意味,使作品在泠然的悲凉中有了热情的昭示。我们不妨将这种艺术表达,理解为德西先生在逆境中始终对生活抱着一积极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是他在历经磨难之后,笑对人生沧桑的写照,展现的豁达、从容与不屈。
此外,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追求大气,力避局促精小,显其浩荡壮阔;追求天真,力避俗甜姿媚,显其深沉典雅;追求气韵内涵,力避巧饰外露,显其神韵自得。他的这种个性化与境界化较为默契的融合,使其创作建立在高境界基础上的个性表现。
书法意境的展现,依赖于笔墨技巧的支撑,否则意境便成了空中楼阁。李德西在技法的追求上,经历了几十个寒暑轮回,练就了一身上佳的“武艺”。其技法的一大特点就是“破”。他深谙“乱中取胜”的要决,以渴笔、破锋、涩笔逆行来营造满纸云烟的艺术效果。不理解的观众以为是粗头乱服,胡涂乱抹,其实他的一招一式都是建立在严格的法度之上的。虽是破锋运笔,但能做到方圆兼备,形散而神凝,气韵神采尽含其中。行笔过程虚实相间,不主故常,力求出于意外,达于情理。与此同时他敢“破”敢“立”,作品着意用涨墨、浓墨润笔调节收拾,正应了“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古训。由于他把“枯”、“润”两者矛盾展现到最大化,而又统合于一体之中,使之和谐共生,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乍明乍晦的线条流动予人以无限的想像空间。另外在用笔上大量采用中侧锋互用,增加了技法的丰富性。
同时,结构章法也是营造意境不可或缺的条件。德西先生大字作品结构上强调黑白对比,字的重心每每下移,许多字形如三角形倒扣,强调了字体的不稳定状态和险峻。其字形以宽博为主,根据章法的需要随时将字形作必要的调整,或简、或繁、或内敛、或外拓、或翩然起舞、或静如处子。他注重书法整体节奏的把握,单行轴线一般都注意摇曳生姿,有时为了让观众在视觉上作短暂休息,他常常用调整字的位置或增加空间距离来达到目的,使作品既庄严又生动。
当然,德西先生书法还有其他审美特性,这里仅对其主要特征作一些解析,有识之士定能从更宽广的层面理解到他在艺术上的苦心孤诣之处。
(作者系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
李德西先生其人其书追忆 仇高驰
李德西先生离开我们已一周年了。回味过去,往事就像昨天,我们在一起搞“中国七子书法展”所经历的点点滴滴。
德西先生于中原,长于青海,东方春雨,西方烈风,从高原飞车,到宣纸走笔,遂使其苍松伟岸而成就一生之书家宿命。德西坦言:“书法不是我的一部分.而是我的全部。”人自知,始自为,自知乃智慧,自为乃勇力。众生芸芸,蝇营狗苟,或临渴而掘井,或借花而献佛,或朝三而暮四,或缘木而求鱼,自知自为者,万不及一。德西自知其命,自拓其道大智慧、大修为也。其书家之正果,必瓜熟而蒂落。
德西之书,溃围而出,就形符体系而考量其源,前代诸家几乎无所偏取。唯如斯,方成就其纵横在我、开阖心出之性情自现及大美不雕。德西书法,粗看惊阵势,细看惊点划;苟观者戒浮躁,则知其深浑;若评者戒虚华,则知其真美。艺之为道,不重复先贤难,不重复自己尤难。德西临池,一以“变道”主其“书道”,此险径也,亦正路也。评论有谓德西书法以“民间书风”为本源者,此者有理而理有末备。
书,心画也。李先生认为书法的终极境界是书写内心的真实情感,反映内心的真实世界,即可谓明心见性。古人说,文须数言方解其意,书则一字已见其心。明心见性 ,才能得之于心,应之于手。
书法须下大功夫。虽云智慧生灵府,还须功夫在笔端。聪明人与愚钝人学书都需要功夫,光有功夫而没有灵性,最终可成为忆一书匠,同样,光有聪明而不下大功夫,难修正果。因此,李德西先生坚信自身功夫要下足,要有坚持和坚韧。先生多年对书法始终锲而不舍,坚信内功为要。只有内功坚实,才会对书法自身缘之于内心的感悟,才能方解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
书法要凸显自我。为书者,必须正确认识自己,守住自身书法的本色本性,不为潮流所动,不为时尚所扰。书法的张力本质上是自身生命的张力。书法的过程是先有法而后无法,其实,无法之中也体现着法度,只是这种法度已经与自身的精神世界高度融合,被自身对书法的感悟所融化,变为了自身生命情感的真实流露。有人把书法作爱好,有人把书法作事业。李德西先生可谓两者一体。因喜爱而为之,并穷其毕生去追求,步入书法境界。李先生对自身书法之追求,不求华丽于华贵,只追求最适应表达我内心世界的最佳方式,真实表达自身的情感而已。在功夫下足的基础上,把自己做的更好,才会让自身在书法的百花园中成为一种不同于他人的独特风景。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粹,体现着中国传统哲学的精妙。一个不做学问文化匮乏的人,其书法难有书卷气。真学问者终生无所谓满足时。要有一种对待学问,无疑时亦有疑的执着,才可以对某一个领域不断有新感悟、新发现。
书法家之性情,也就是书法家的文化心态,也就决定着书法作品的品性和品位。面对古人书法之经典,常常感到其精美精妙的震撼。书法家远离功利的宁静。心有功利,其作品总会透出几分浮躁之气。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是一种大境界。事业因热爱而追求,无须把结果与过程搞得太沉重,更不要用功名桎梏自身。李德西先生爱流连沉湎于山川之美,风花雪月、日月星辰皆融入我心,并转化为书法的意境和品位。他一直认为在玩中感悟,在悟中得道。笔下必然恬淡,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度,作品必然大气。
(作者系中国书协篆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协副主席)
德昭书翰 西来艺魂 — 纪念李德西先生 郭列平
怀念李德西先生,总想写点什么。
前几天,少承兄让我说上几句,回想起与德西先生相处的点点滴滴,忽然以泪洗面,一时竟不知从何谈起。
德西先生是我敬重的。和先生相识、相交,转瞬间已近二十年。先生始终以信心的坚定、理念的专注、精神的顽强而呈现出端庄厚重之质、凝重宽博之气、雄健激越之势,且不失灵动秀逸之韵,又颇为含蓄。虽然先生已离去,他生活中的乐观开朗、思维敏捷、风趣幽默常常激励着我们。
记得最早和德西先生相识是在徐州,一个书法家雅集的现场,于众位书坛大咖中,我见一位气宇轩昂、神采奕奕且淡定自若的中年书家。展纸濡墨,以长锋羊毫,淋漓酣畅地挥写“觉悟”两个大字榜书,风神激荡、苍劲古逸、自成别裁。瞬间,震撼了我,也吸引了书道同仁们。
德西先生传递给我们的,是那永恒于世间的蓬勃向上、昂扬不竭的大自然(也是人类)的生命力,又于此"力"中予以精神之愉悦与鼓舞。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不但极具传统的人文特色,也蕴含着现代意识,从感觉到理念再到精神,令人情愫受到推涌而游于“物”外、邀于“像”上,诚所谓“神观飞趣”乃至“精骛八极”者也。先生书法,有大局观,求整体意象,或繁茂、或端庄、或素雅、或潇洒、或丰妍,而予以雄健强悍之势,赋予书法作品以大自然的勃发生命力之开张,固有伊秉绶之庄重、金冬心之厚重、亦有爨宝子之凝重。
随后先生于2002年,策划了中国七子书法展在青海的首展,参展的七位书法家都是经常在全国级书法展中摘金夺银,具有一定影响力,并同时参加了首届中国书法最高奖一一一兰亭奖书法展。德西先生长我23岁,在中国七子中年龄最长,我也忝列其中,且在七子中年龄最小。七子书法展十余年中在青海、江苏、山东、河南、云南等不同的城市举办了九场,可谓颇具影响于当代,在展览中,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特别记得徐州的党报曾作了大幅的宣传,题为“万人争睹中国七子书法展”,当时在徐州展览馆的开幕现场,人山人海,蔚为壮观。
德西先生常说:“我把传统的笔法、墨法、字法、章法特点,融汇到博大雄阔的大自然和当代文化中去展现,并契和当代的审美情趣,获得了较为独特的效应。”是的,由于对自然、对人文、对生活、对真善美的深沉热烈的爱,使他洋溢的激情不断探索、创造、更新,成就斐然。终以喷薄的理性光焰冶铸奇特怪谲之意象,令识者耳目一新,心绪为之震撼,开苍健而清雅、绮丽而温婉之面目,内涵朴茂繁富。我曾为先生在盐城承办过他的个人书法展,先生展示了70余件作品,开幕当天,盐城市书法家协会1300多平米的展厅竟一直处于人潮涌动中的盛况,创观展人数的最高记录,门庭若市,观者如云,好评如潮,先生书法得到盐城各界人士的盛赞。
德西先生在西部生活了大半生,其间不断到各地游历,晚年定居到人文荟萃的书法名城徐州。先生好学博闻,颖慧谦和,终身读书走路修为不辍,湛然厚积,至为可贵,由此可见,先生书卷气之获得,绝非一朝一夕之功。由通而熟,由熟而精,由精而化,臻于精绝,非穷年累日、苦学、勤研、厚积不可,最忌取巧投机。先生敏而善学,更不惮辛劳,终岁临池,积年点染。先生的艺术修为,当为后学提供可贵的镜鉴。
郑板桥曾说:“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本是赞美黄慎的人物画名句,今观李德西先生书法,亦深有同感。他写字、写心、也在写人。借助汉字来熔炼精神,驭笔墨而锻铸艺魂。作为一位成功的书法家,德西先生探寻崇尚“以人为本”、“以文为根”,他说:“艺术创作唯有融入纯真而丰富的文化,方能体现至善与完美,才能成为美的理想”德西先生笔力爽利老健,炉火纯青,犹似有清气萦襟,清风入怀,令人油然赞叹其格高、韵雅、意浓。
翰墨源远尊传统,意态清奇气象宏。薪火长承凭众志,千锤当恃笔墨功。 李德西先生一路走好!
(作者系中国书协会员,江苏省书协理事,盐城市书协主席,北京东篱画院院长)
我和李德西老师 文/王远康
2002年,经毛国典推荐,我参加了“中国七子书法展”。坐飞机到西安,然后转火车到西宁,一路奔波,毛国典到火车站接我,到达宾馆。这时,从外面走进来一位身材高大、声音洪亮的人,开口道:“云南王到了!哈哈……”他们介绍,这就是李德西老师。展览在西宁青海博物馆举行,非常成功。展后,我们在一起作了总结,李老说,“我们这次展览很成功,很高档。其实这次展览我最担心的就是王远康,没想到写得很不错。”接下来的几届,李老都要组织大家进行认真的总结,我也借这个展览进行了很多创新和尝试,得到了李老的肯定和批评,自己的书法创作得到了很多进步。后来,高档这个词就成了我们的口头禅。2003年,我在云南美术馆组织“七子展”,因为准备不充分,没有拉到赞助,没有为大家解决路费问题。李老帮我向朋友们做了解释,得到了大家的谅解。幸好一路上的接待还不错,大家玩得很开心,我们从昆明、楚雄、大理、丽江一路游玩,郭烈平、谢少承、仇高驰三个江南才子,一路上嘻嘻闹闹,招惹了很多女孩的关注,李老每每哈哈大笑,和我们年轻人一样,谈论各种年轻的话题。在大理的笔会中,迷倒一大片女粉丝。晚餐时,某领导心情很激动,一公两的酒杯连干十五杯,酒中对李老师说:“你给我写的作品不知道被谁偷走了。”李老师便从包里找出一张作品给他,他激动得要下跪,被我们赶紧拉起来。2006年,我到徐州,李老带我到淮海宾馆,走进宾馆,只见走廊、过道,挂的全是李老的作品,作品大多是鸿篇巨制,尺幅明显超过我们平时看见的作品,结构张扬,气势绵远,不可一世,大漠雄风的气象扑面而来,很让人激动。对于喜欢写小尺幅的南方人来说,让我受到启发。从那以后,李老的书风也成了我努力学习和追求的方向。平时有空,我喜欢给李老打电话,一聊就是个把小时,得知,他经常外出旅游参加笔会,搜山打猎一起来,玩得不亦乐乎,让身为公职人员的我非常羡慕。2012年10月,李老专程到云南旅游,他要去西双版纳,因为我工作繁忙,无法陪同,安排版纳当地的朋友接待。回到昆明后,我亲自驾车,带上管布坤,三人直奔红河元阳梯田,当夜住在当地土司府,晚饭后,趁着月光,李老我们三人坐在屋顶上,看着远方隐隐约约的山峦和时隐时现的灯光,谈论书法的意境,管布坤当时顿悟到了空灵的意境,从此书法迈入了新的境界。第二天,因为大雾,中午才能看见元阳梯田的全貌,李老非常感慨,他说:“玩了云南以后,其它地方都不想玩。”他还计划带着全家到云南再玩一次,直到现在依然不能成行。2016年,贾长城邀请我参加在商丘举办的“含英咀华茶文化七子书画小品展”,展览后,我提出要到徐州去看李老,贾长城夫人赵燕女士亲自驾车,送我到徐州李老家。当夜,李老安排我住在徐州,携全家人宴请我,后来到他的工作室去,书案上已经积了一层灰,李老的精神状态不太好,我还建议他到乡下种种菜养养花调理一下。2017年5月,我刚好在广东汕头,听到了李老去逝的噩耗,因事不能抽身前往,委托贾长城代表悼念。李老一生性格耿直,意志坚定,他所形成的“大漠雄风”的书法风格,可以说开一路书风,列为一代宗师似乎不为过,而他又能够运酬各种关系多次争取到展览经费,让我很是佩服,又无法理解。李老年长我二十来岁,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眼十六年过去了,再过若干年,我们依然也会老去,能如李老这样不留恶名,留下一批书法精品,受人敬仰,人生也就知足了,一切名利荣辱就随它去吧。
(作者系全国公安书协理事、云南公安书协主席)
“情留西海 墨洒昆仑”——著名书法家李德西遗作展作品选刊
行草条幅 兵山圣水古徐州,逐鹿争雄岁月稠。戏马歌风成汉韵,抗倭驱蒋定金瓯。烟尘洗却黎民泪,福寿珍弥彭祖楼。鹤燕常萦苏塔秀,云龙起舞又春秋。
行书 古彭城徐州小品
行书 节录《兰亭序》横幅
行书 高适《燕歌行》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