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登:中国古代“帝王诗”之最①|“最朴实无华”与“最高知名度”

来源:东莞+ 作者: 潘登  发布时间:2022-11-06 19:18

潘登:中国古代“帝王诗”之最①|“最朴实无华”与“最高知名度”


文/潘登


1945年11月14日,毛泽东词《沁园春·雪》,在《新民报晚刊》一经发表,立即轰动重庆。山城十多家报刊相继转载,民众好评如潮。原作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雪》关于中国古代帝王文采风骚的评论,固然切中肯綮、精彩绝伦,但限于篇幅,只能以点带面、点到即止、有论无据,引发一部分历史和文学知识储备不多的读者探问不止:秦皇、汉武、唐宗、宋宗、成吉思汗等帝王佼佼者文采风骚究竟如何?其他“俱往矣”的古代帝王文采风骚又究竟如何?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不揣浅陋,尝试纵横对比品评中国古代帝王文采风骚,梳理自秦王赢政统一天下自称“始皇帝”到清宣统皇帝溥仪宣布退位的2132年间中国封建社会的400多位皇帝当中,从诗词赋文角度值得特别关注的21位帝王,归纳出“二十个之最”,按时间先后顺序陈述于下,就教于方家。

本期为最朴实无华的帝王诗——秦始皇《祠洛水歌》,以及最高知名度的帝王诗——汉高祖《大风歌》。

 

最朴实无华的帝王诗——

秦始皇《祠洛水歌》

秦始皇嬴政(公元前259-前210年),在位38年,是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首个称皇帝的君主,确立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等,南征百越,北伐匈奴。

《史记》等正史并无记载秦始皇的诗作。南北朝时期陈国的释智匠所编《古今乐录》,对唐朝以前乐府诗叙述最完整,其中收录了秦始皇留下的唯一的一首诗《祠洛水歌》:

洛阳之水,其色苍苍。

祠祭大泽,倏忽南临。

洛滨醊祷,色连三光。

据说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率群臣祭祀洛水,作了此诗。最精彩的是第三句,意即:我在洛水边洒酒祭祀祈祷,洛水把阳光、月光和星光映照。参照古人所谓“三才者,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还有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楚辞·涉江》云“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来理解,可以说,他能由祭祀洛水联想到日月星辰,体现了他的霸气;他想象日月星辰都映照河中,体现了他的浪漫。虽然如此,但此诗叙事抒情朴实无华,与其前人留下的四言诗代表作《诗经》相比,并无任何过人之处,因而少人传诵、籍籍无名,而他在历史上又没有留下其他诗文,所以毛词评他“略输文采”,已是高抬贵手、手下留情了。

秦始皇虽然在文采方面乏善可陈,但在文治方面有两件大事影响深远:其一是统一文字,以秦国通用的小篆作为官方文字推行全国,奠定了后世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效率,也为文化传播及中国的大一统做出重大贡献。其二是焚书坑儒,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造成巨大破坏。

毛主席在1973年8月5日,作七律《读〈封建论〉呈郭老》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业要商量。祖龙魂死秦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综合起来看,毛主席一诗一词论及秦始皇,高度肯定其政治贡献,而惋惜其文采不足,可以说是颇具代表性的客观精准评论。

潘登:中国古代“帝王诗”之最①|“最朴实无华”与“最高知名度”(图1)

位于陕西省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号坑内出土的陶俑
 

 

最高知名度的帝王诗——

汉高祖《大风歌》

汉高祖刘邦(前256/前247-前195年),是汉朝的开国皇帝,也是汉民族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对中国的统一和强大有突出贡献。

刘邦,出身草根,读书不多,流氓无赖,轻侮儒士,却又善于识人用人、知错即改,写诗很少,却传唱极广。他留下的著名诗歌《大风歌》,可谓妇孺皆知,是流传最广的帝王诗: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白话译文:大风劲吹啊浮云飞扬,我统一了天下啊衣锦还乡,怎样才能得到勇士啊为国家镇守四方!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6年)十月,刘邦击败反叛的淮南王英布,得胜还朝,顺路回故乡沛县(今属江苏省徐州),召来故人、父老子弟,共同欢饮,酒酣之际,亲自击筑,唱出此歌。

此前几年,新建的汉帝国相继经历了燕王臧荼、韩王信、阳夏侯陈豨的叛乱,如今淮南王英布造反也被平定,但北面的匈奴虎视眈眈,国内反叛实力也伺机而动,国家很不安定。刘邦在这时回到故乡,想起前半生的坎坷换来了如今的荣华富贵,而各方势力又正欲把他亲手打造的帝国推向深渊,他吟唱这首诗歌时必是既豪迈又悲凉。

《大风歌》仅三句,这在中国历代诗歌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每一句都代表一个不同的场景与心境,由过去而现在而将来,惜墨如金、高度凝练。其中第一句,是最令古今拍案叫绝的诗句。唐代的李善曾解释说:“风起云飞,以喻群雄竞逐,而天下乱也。”作者并没有直接描写他在恢宏的战场上如何歼剿敌军,而是非常高明巧妙地运用大风和飞扬狂卷的乌云来暗喻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只一个“威”字就生动贴切地阐明了各路诸侯臣服于大汉天子刘邦的脚下,也直抒了刘邦威风凛凛、所向披靡的豪迈气概,八面威风、衣锦荣归的荣耀。在这两句中,刘邦无异坦率承认:他之得以“威加海内”,首先有赖于“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局面,其次才是自己的努力与才智。

最后一句,并没有继续沉浸在胜利后的巨大喜悦与光环之中,而是笔锋一转,写出内心面临的另一种巨大压力。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居安思危,如何让自己与将士们辛劳打下的江山基业,不会得而复失,去哪里挑选出精良勇士来巩固大汉江山,使之固若金汤?所以,第三句既是希冀,又是疑问。他希望做到这一点,但能否做得到?他无从回答,对于自己的天下是否守得住,不但毫无把握,而且深感忧虑和不安。也正因此,这首歌的前两句显得踌躇满志,第三句却突然透露出前途未卜的焦虑和担忧。

假如说西楚霸王项羽的《垓下歌》表现了失败者的悲哀,那么《大风歌》可以说显示了胜利者的悲哀。作为这两种悲哀的纽带的,则是对于人的渺小、人定无法胜天的感伤。这就难怪他歌唱此诗时,“慷慨伤怀,泣数行下”(《汉书·高帝纪》)。

此诗历经千百年,传唱不衰,被后世誉为“千古人主第一词”,原因在于源自名著,篇幅短小,语言质朴,风格雄劲,又有帝王故事加持。

此外,刘邦还传下《鸿鹄歌》。《史记·留侯世家》记载:汉十二年,刘邦疾益甚,愈欲废吕后儿子刘盈之太子位,改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吕后用张良计,请来闻名遐迩的贤人“商山四皓”力挺太子。刘邦召戚夫人曰:“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戚夫人泣,皇上曰:“为我楚舞,吾为若楚歌。”歌曰:“鸿雁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歌数阕,戚夫人嘘唏流涕。皇上起去,罢酒。

《鸿鹄歌》通体四言,全篇比喻,形象生动,情真意切,传达出作者欣喜、无奈、痛苦、冷静、果决的复杂心态。该诗表明刘邦是睿智的,爱美人,更爱江山!

两首诗歌,都是刘邦现场有感、即席而赋,都能广泛传播,足见其功底不差,出手不凡。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