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成效突显
打造现代文化的桥头堡 昌吉在路上
中国文化报记者 孟欣
地处天山北麓、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昌吉回族自治州,获益于天山雪水的滋育,自古以来就有人类活动和居住。这里绿洲连绵、土地肥沃,一派宜牧宜耕的好风光。少数民族与中原汉族在这里交汇,丝绸之路上的阵阵驼铃在这里回荡千年。因此,这里自古就是草原农耕文化的交汇地、固边定边的桥头堡,西汉宣帝时起,昌吉受归汉都护府管辖;武周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北庭都护府在现今的吉木萨尔县设立,管辖天山以北的广袤区域……昌吉州在历史的长河中虽数易其属,却始终保持着“关河限中外,风土未全殊”的人情风貌。
昌吉州从东西北三面环抱新疆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州府所在地昌吉市,据乌鲁木齐国际机场仅20余公里,是东联内地、西接中亚和欧洲市场的黄金通道,也是新疆重要的农牧业生产基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也孕育了昌吉独具特色的民族融合文化,千百年来,汉族与少数民族人民大杂居、小聚居,在生产生活中,共同创造出“花儿”、社火、新疆曲子、西王母传说珍贵文化遗产。特别是近年来,昌吉自治州政府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大力推进现代文化引领作用,创新文化服务模式,建设符合当地特色和百姓需求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舞蹈:红红火火闹新春
全民参与、人人动员
示范区创建工作“任务过半”
“当下对于新疆文化的传播大多以少数民族文化、原生态文化为主,对新疆现代文化的发展传播力度不足。近年来,当地民众对现代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以现代文化为‘正能量’,引领新疆地区,特别是少数民族聚集地区文化发展。”昌吉回族自治州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此,昌吉州急需发挥传播现代文化的桥头堡、维护稳定的压舱石的作用,树立“文化强州”典型,以文化“正能量”提升百姓生活质量。
为提高昌吉州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打造昌吉州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品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昌吉州人民政府加大力度,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5年7月,昌吉州获得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这无疑为昌吉州稳步推进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工作,注入一剂强心剂。据悉,昌吉是继喀什地区和克拉玛依市之后全疆第三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地州,创建周期为2015年至2017年,将于2018年接受验收。
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认真落实国家创建标准要求,扎实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州上下把“全民动员、人人参与”,把创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州、县两级分别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示范区创建规划,配备专职人员,在州、县、乡三级层层召开创建工作动员会、推进会,签订了责任书,明确了创建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制定了示范区创建过程管理规定、重大事项协商等各项制度,形成了创建工作长效机制框架,并纳入对县市党委政府及各成员单位的年度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体系等。
在州党委、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自治区文化厅的精心指导下,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以“示范全疆、看齐西部省区先进水平”为奋斗目标,以对标达标,提质增效、突出特色为基本思路,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集全州之力推进各项工作,使示范区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效,当下,示范区创建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社伙中的民族歌舞队
加强硬件建设
打通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有关负责人表示,健全党委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共建共享的公共文化组织领导体制,使州、县市、乡镇、村(社区)四级基础设施全面达标,基本服务标准化提供,打造一批优秀产品和品牌活动,建成覆盖城乡的数字服务平台,形成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长效机制是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总体目标。
“昌吉州的基础文化设施大多建于上世纪80年代,设施老旧、数量不足,到了上世纪90年代末,各地剧场几乎无一可用,图书馆、文化馆严重不足,几乎没有乡级文化活动场所,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现代文化需求。”有关负责人表示,为达到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标准,州政府通过制定目标、签订责任状等方式狠抓落实。近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8亿余元,深入实施“一场四馆一院”(体育场、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剧院)建设工程,现今,州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日益完善,基本实现了州县市“一场四馆一院”全覆盖。同时,制定出台了《乡镇、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标准》和《村级文化大院、文化集市建设方案》,启动实施农村公共文化设施综合提升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综合文化室、农家书屋、村级篮球场基本实现全覆盖。“当下,村级文化基础设施已超过国家标准,州县的文化场馆有80%以上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有关负责人介绍。
如果在夏日夜晚漫步在美丽的州府昌吉市,一定会被规划整齐的城市广场和丰富多彩的室外活动所吸引。为了打造“最近一公里健身圈”,昌吉市对城市广场进行统一规划,滨湖主题公园、宁边广场文化公园,投资300余万元建设的8个新建小游园、健身小广场,还有10余个室外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场,极大满足了居民在家门口健身消夏的需求。为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政府投入1300万元,对8所中小学校的运动场进行对外开放。有关负责人介绍,居民只需凭借统一发放的证件,就能在学校放学后免费使用运动场,在家门口享受运动的乐趣。
新疆的冬日寒冷而漫长,昌吉市星光社区文化服务站却书声朗朗、温暖如春。“握紧毛笔,注意呼吸……”一位年轻的志愿者正在专注地教几个孩子学习钢笔书法。这位志愿者是昌吉某校的书法教师,而几个孩子是星光社区的小居民。寒假期间,不少上班的父母把孩子托付给了社区的文化服务站,不仅解决了孩子独自在家、无人看管的难题,还有专业的老师进行辅导。此外,星光社区文化服务站还配备了图书、乒乓球台、微型电影院和休息室,供居民开展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昌吉市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跟房地产开发商签订协议,要求所有新建楼盘必须配备这样的文化服务站,有力推进了居民家门口的文化服务建设。”现今,这样的社区文化服务站在昌吉市遍地开花,成为了所有新建社区的“标配”。
在乡村地区,文化财政支出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十分有限。加之昌吉地广人稀、村落之间距离较远,建设乡镇文化站、文化大院成为昌吉服务基层百姓的创新举措。“为克服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成后使用不足、功能弱化的难题,政府大力规范乡镇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明确人员、财政管理、设施管理、活动策划等,让文化志愿者、文化宣传员成为专业的文化工作者,对他们进行规范的培训、组织,提高凝聚力和服务水平。”有关负责人介绍,当下,乡镇综合文化站、行政村综合文化室、农家书屋、村级篮球场基本做到全覆盖。特别是为解决不少自然村距行政村综合文化室较远的现状,政府鼓励村民将自己家中的闲置空间捐赠出来,建立村级文化大院。昌吉市滨湖镇小曲子文化大院就是村民吴生录将自家闲置的院落捐赠出来的。他不仅在自家院子中搭建起“农家小戏台”,筹备演出服装器具,还自创自演了许多新疆小曲子。他自豪地告诉记者,每当开展活动的时候,他的小院子里挤满了村里的居民,人多的时候来得晚的观众能排在院子外面。
民族歌舞表演
挖掘基层文化特色
创新实现惠民工程
在我国不少地区,过完正月十五,春节就悄然落下帷幕。而在昌吉州,春节惠民文化活动季正方兴未艾。春节晚会、元宵节社火大赛、戏曲惠民演出周……丰富多彩的活动能够持续数月。各乡镇文化站选送的节目经过层层比赛、选拔,最终登上大舞台,还开启了下基层巡演活动。此外,少儿歌手大赛、中老年歌手大赛等州、县(市)联动共享的系列化综合性活动贯穿全年。“乡村百日文体竞赛”“百日广场”“千场演出下基层”、全民阅读、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文化活动做到全社会覆盖。不少活动还突显了民族团结主题,鼓励各民族群众“共唱一支歌、共跳一支舞”,让多才多艺的新疆地区民众一起生活、一起劳动、一起娱乐。通过“百姓点单、政府服务”的新模式,各县市的各类专项活动实现全民共享。西北五省“花儿邀请赛”和“一县市一节庆”特色活动,有力提升了昌吉州文化活动的宣传力度和社会影响力。
如今的昌吉州“村村都有文体队,村村都有基层文化带头人”。为补贴自上而下送文化的不足、发挥各村文化特色,政府下发了《自治州加强基层文化带头人队伍建设发展繁荣群众文化的意见》的工作文件,通过建立健全注册招募、服务记录、管理评价、激励保障体制,全州组建成立了1400余人的文化志愿服务队伍,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700余场次,服务各族群众27万余人次。呼图壁县新疆曲子国家级传承人王曰发介绍:“除了非遗传承外,我们还从生动鲜活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提取素材。虽然都是家乡风光、邻里关系、婆媳关系等家长里短的小事,但是我们用百姓能够接受的方式唱出来,扬正气、接地气。”
“现在,每个县都有自己的专业文艺团队,除了每年不低于百场的基层惠民演出外,还鼓励县州级文艺团队出精品、搞创作。”昌吉以创作文艺精品丰富文化供给。新创舞蹈《天山水 回乡情》《待嫁》在中国·宁夏第四届回族舞蹈展演斩获佳绩,其中《天山水 回乡情》还入选文化部全国优秀舞蹈展演。新编大型新疆曲子现代戏《戈壁花开》《哈哈泉子的户儿家》等申报入选2016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扶持剧目,并开展全州百场惠民演出。创排州首部儿童剧《小蝌蚪历险记》实行低票价惠民演出,新疆大剧院《千回西域》运用声光电等技术,为观众带来梦回丝路的奇妙体验,已演出300余场次,惠及观众10万多人次。
打造现代文化的桥头堡,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示范体系示范区建设,昌吉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