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

来源:互联网 作者:岑福山  发布时间:2018-05-28 17:53
 

在广西东兰县有个跟青娃扯上关系的习俗。这就是东兰县长乐镇板登村的蚂拐节。

蚂拐是壮话,“青娃” 的意思。

蚂拐节(也叫蛙婆节)。是一个流行于东兰县红水河两岸的隘洞、长乐、巴畴、长江等乡镇的壮族村寨里的十分古老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要隆重地祭祀、埋葬青蛙来预测年景、祈求人畜兴旺、风调雨顺。每年从正月初一开始,历时一个月,是壮族最长的节日。可以一个村(屯)单独举办,也可以由几个村(屯)联合举办。蛙婆节从大年初一至二月初一,孝期为一个月,农历二月初二前须下葬。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1)

 

长乐镇板登村的蛙婆节,包括找蛙婆(壮语:亚雅圭)、孝蛙婆(壮语:腰雅圭)、蛙婆拜年(壮语:莫雅圭)、葬蛙婆(壮语:肯雅圭)、蛙婆歌会等仪式过程。过去,很多村寨都举行活动,但目前能坚持下来,且活动最完整的全县只有长乐镇板登村、巴畴乡巴英村。

长乐镇板登村离县城18公里,从二级路到村3公里,有史以来村里一直成立有蚂拐节活动协会、村民自治协会、村老人协会、村文艺队、男女篮球队、铜鼓队,文艺队,铜鼓队曾多次参加区、市、县大型活动,村男女篮球队在全镇比赛一直夺冠。著名的“长乐宫”、“ 龙王宫”、木棉斜树、马朝山、岑氏宗祠等旅游景点就在这里,民俗文化底蕴十分深厚。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2)

 

牛角号一响,村民敲锣打鼓到田野里找青蛙。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3)

 

“蚂拐节”传 说

板登“蚂拐节” 活动的流传没有文字记载,主要依赖口传文学和神话传说。这个节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4)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壮族山村里有一个美丽的池塘,塘里清泉荷花,涟漪浮萍,风和日丽,四季如春。就是这奇花异水,繁衍了可爱的蛙婆氏族。自从有了这氏族的诞生,世界便热闹了。它们日夜不停地歌唱,那歌声能调和人世的冷暖阴阳,支配人世的悲欢离合,久而久之,它们成了风调雨顺的使者,成了庄稼的保护神。塘边住着一户壮族人家,有个叫日块的青年,因为丧母而痛苦不堪。他听到屋外塘里青蛙“呱呱呱”的叫个不停,一时烦躁难耐,就伐薪砍柴,烧开了几大铁锅的沸水,直往塘里泼,顿时,塘上烟波浩渺,楚楚悲歌,成千上万的洼婆死于沸水。满塘飘尸之夜,外出捕害除虫的蛙婆幸存归来,目睹惨状,痛不欲生,一律化魂升天,到玉皇处告状。玉皇得知后便惩罚人间,致使三年无雨,从此,青蛙不叫了,天再也不下雨了。世上寸草不长,民不聊生,人间便开始大祸临头。日块吓坏了,去求神祖布洛驼,得到神训应向青蛙女神赔礼道歉。于是日块赶紧在大年初一组织村民敲起铜鼓,请青蛙女神回村过年,又请村里千人为死去的青蛙送葬,为蛙婆招魂祭拜,玉皇为人间之虔诚所感动,又派蛙婆下凡,于是蛙婆随着春雨飘然而下,人间又有了万物复苏的大地。这种祭拜代代相传,便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蛙婆节活动。以后,人间又得到青蛙女神的保佑,风调雨顺。从此壮族人年年要过蚂拐节,祭祀蚂拐。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5)

 

找到青蛙时欢呼雀跃。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6)

 

在村凉亭孝蚂拐。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7)

 

拐节全过程

每年大年正月初一清晨,牛角号一响,村里男女老小,抬着铜鼓,成群结队到田野里去寻找青蛙,翻了多少石片,揪了多少草根,才找到一只青蛙,谁先捉到青蛙谁最荣幸。他自然成为主持蛙婆节的首领,是小孩的,则由其父替代主持节日活动。每当捉到蛙婆时,就地连放地炮三声,大擂铜鼓,意思是禀报上天。蛙婆接回村后,由主持人把它密封在宝棺内(一节金黄的老楠竹),再把宝棺端进花楼(彩色纸轿)最后在从人陪同下,送进蛙婆亭(壮乡村寨都在村里建有凉亭,供乘凉、集聚),板登大屯就建了两个,此时,铜鼓声、鞭炮声轰然雷动,歌声震传四方。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8)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9)

 

找到青蛙后便是孝蛙婆,孝蛙婆从正月初一晚至月末,孝蛙婆期间,白天,由主持人组队抬着“蛙婆棺”巡游本屯各户,队伍从南到北,逐家去拜年,即抬蛙婆环游全村的“巡境”仪式。游村串户时,蛙婆棺由两个孩童抬着,一男一女,男前女后,其后依次为唢呐手、三位麽师、持香的主持人以及敲锣鼓的人。每至一家,户主热情地站在门口迎接,两个抬蛙婆棺的小孩站在门前,三位麽公则另排成行,用壮语高声诵唱蛙婆祝祈歌,祝贺主家新年万事如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大意是“咯--呀!蛙婆来祝贺,你家喜事多。云在头上转,雨在你田落,彩云送绸缎,雨水化金漠(水)。一禾生九穗,一穗九斤多,种棉变银花,栽树结甜果,养鸡变金凤,养牛生龙角。病灾风吹散,全家享安乐,姑娘美如花,老人高寿多。咯--呀!”,又“养鸡变金凤,金凤下彩蛋;养狗成猎狗,猎肉来当餐;养牛生龙角,麒麟满牛栏,养马多骏马,员外配金鞍”,等等一些吉利的贺词。每到一家,各户拿出素饭素菜祭祀,并敬送米和食物,作集体祭祀用(现在大部分给红包10元到100元)。晚上村寨男女老少则聚集在凉亭下,守候蛙婆,也叫守灵。名为守灵,实为寻欢作乐,群众称做“玩凉亭”。每天晚上四周村寨,人来人往,火把通明,铜鼓声不息,山歌声不断,笑语声不停,一年到头奔波劳累的人们,借蛙婆节之夜尽情地欢乐,老年人敲打铜鼓、皮鼓,年轻人跳蛙婆舞,铜鼓舞、孩子们扮羊装马地逗乐,凉宁内外,村边寨头,到处都是欢腾的人流。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10)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11)

 

立幡祭葬蚂拐。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12)

 

葬蛙婆是蛙婆节的尾声,但却是欢乐的高潮。之前找蚂拐的队伍再次列队,抬着蛙婆棺、铜鼓,扛着幡旗、纸牌前往蛙婆墓地。妇女则把祭品装在篮子里,一起随着队伍来到墓地。鼓手架设好铜鼓之后开始敲击,和着嘹亮的唢呐声,场面开始热烈起来。扛幡的人与旗手把幡旗都插在蛙婆坟堆四周。各家拿来祭拜蛙婆的食品则齐摆在墓前,准备蛙婆下葬后,由麽公来破蛋占卜各自当年的运势。主持人与主祭麽公仍是安葬仪式的负责人,他们首先焚香告拜上一次埋葬的蛙婆,并掀开坟墓,看其遗骨占卜当年的形势。葬蛙婆前,麽公在坟头焚香祭拜,口念祭词,祈祝蛙婆灵魂顺利升天,为人赐福消灾播雨水。祝词念毕,在一阵鞭炮和锣鼓声中,主持人将棺材放入坟中,把石头封上。不少村民也自己点香插在坟头上。整个祭拜和下葬蛙婆的过程与壮族祭奠亡人极其相似。一处葬蛙婆,远近同欢,村村同乐,男女成群,处处歌海。葬蛙婆的村寨当天比过年还热闹。老年人蒸五色饭、打豆腐圆,杀鸡杀鸭,接待三亲四戚,亲朋贵友;青年人忙于整理蚂蛙婆葬场,杀猪办会餐;姑娘们梳洗打扮,互相比美;小朋友请人画旗,画猪画牛,画日月五星,画十二生肖。经过一阵忙绿,各家各户祭蛙婆放鞭炮,然后就餐。餐席间,主家有亲友在坐的,双方对唱一番山歌,内容多是敬酒、谢酒之类。但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向村人预报有歌客来,让村中男女心中有数。吃过早饭,男女老少穿着一新,由主持人领头,进行祭拜,部分祭词摘录如下:“欢呼新年到,全屯户户好。贵人四方来,恭喜大发财。众人心一起,遵循古时例。取青蛙保苗,全年万事好。别处没有云,我处则有云。别处不下雨,我处定下雨。田地软绵绵,好像放油盐。千年不虫灾,禾苗长得快。天开丰收景,遍地是黄金。一步得一担,一丈得一仓。餐餐吃香饭,千年吃不完。六畜也兴旺,鸡鸭满山冈。青年皆生育,老人多长寿。儿童快成长,人人永安康。凉亭之神灵,与青蛙联手。两者皆保佑,全屯永不愁。众人选今日,万事大吉利。埋葬青蛙好,丰收保得牢。话说句句灵,人人都心欢。嬷语震山川,家家大十全。大十全。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13)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14)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15)

 

祭祀完后,众人欢送蛙婆上坟场。此时,爆竹连天响,铜鼓声连声,带着各色画旗的孩子蹦跳“蛙婆舞”到处一片欢腾。蛙婆坟场一般设在村外的大草坪或大树下。下葬前,请村寨年纪最老的长者打开花楼宝棺,当众验看蛙婆骨颜色,判断年景,这就是蛙卜和蛋卜,当地人认为从上一年蛙的遗骨颜色可预测当年的年景,如其骨呈乌黑色,表示当年雨水不调,收成不好,要注意防涝或抗旱;若呈金黄色,预兆当年风调雨顺,稻谷丰收;呈乳白色,表示当年棉花将获得丰收。蛙婆下葬后,两个麽公用刀破开各家拿来祭拜的红鸡蛋。祭拜蛙婆的食品基本都是一碗五色糯米饭上加一个煮熟的红鸡蛋,上燃香一支。有些人家则在篮子里多装了一、两碗这样的食品,或着多带了几个鸡蛋。蛋卜仪式由村中的两个麽公各自持刀,逐一将各家的红鸡蛋对剖,以蛋内的颜色和蛋清的厚薄来预测吉凶。如蛋白厚的一面在上方,薄的一面在下方为吉兆;反之,则为不祥之兆;若谁家的蛋黄中有黑点,将预示当年可能有鸡瘟,要注意预防;如其蛋黄呈橙黄无杂色,则预示当年风调雨顺,农业丰收。若是蛋黄上下边的蛋白厚度相当,则表示不好不坏,平安如常。下葬蛙婆后,主持人用“百姓米”设宴,每户一名长者出席,名叫吃“葬餐”,但要充满欢笑,专请擅讲笑话的人筛酒,筛一杯笑一回,做到开杯而饮。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16)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17)

 

活动期间,演示传统技艺。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18)

 

婆葬场就是歌场,人们以欢歌欢送蛙婆升天。蛙婆歌会是蛙婆节期间举行山歌会的一个很重要环节。一些男女山歌手以祝今年风调雨顺、取青蛙保畜抚苗、保人抚禽、大发大旺为题材,坐在田头对歌。但真正的歌会是在葬好蛙婆之后举行。蛙婆葬毕,主持人就宣布歌会开始。首先从负责对唱蛙婆歌的歌手开始,意在先赞颂蛙婆的功德,祈求蛙婆神的保佑,然后才开始唱恭贺歌,表示对四方来客的热情欢迎和新年的祝贺。歌场里,歌手或结伴相对而坐,或两两站立,男女对歌。他们着装统一,男歌手着壮族唐装,女歌手则是粉红色传统壮族斜扣上衣装。有的女歌伴俩人手上还拿着一枝刚摘下的桃花。对歌的方式都是彼此一问一答,韵律独特,刚开始,多唱见面歌、恭贺歌和盘歌,均为即兴编唱,或有歌师在旁助阵。天黑以后,转到村里各家各户继续对唱。这时,年轻歌手多对情歌。歌至深夜,各家各户均备有夜宵,热情招待来客。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19)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20)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21)

 

凡到歌场来的男女老幼,不哼几首歌是不甘心的,尤其是青年男女,是歌迷的要双方唱到情满兴尽,是初上歌场的要唱到嗓哑歌歇。青年人来自八方,借歌场做媒介,以歌抒情,结下良缘,成为结发夫妻。

葬蛙婆之夜,家家户户把外方客人请来,设宴之后,便摆歌台,有些人家,十几对男女对歌,比大剧院合唱队还热闹。青年人谁不会唱歌,就要受冷笑讥讽,谁唱不过夜,甘当败歌者,回家就要手巾蒙头盖面,无脸见人。因而,对歌要通宵达旦,村寨之夜是一片歌海,蛙婆节以户户皆歌而结束。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22)

 

壮话山歌比赛。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23)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24)

 

节日期间,村里还进行铜鼓对打、高骁、托罗、板手劲、拔河、顶人、跳绳等比赛和跳铜鼓、丰收舞等民间歌舞和游戏,大大地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

“壮族蚂拐节” 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鼓文化的主要内容,已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长乐板登村每年举行“蚂拐节” 活动引起了专家学者的注意。不少来自日本、法国、泰国、俄罗斯等国的壮学专家、旅游爱好者也慕名前来观看,特别是近几年来交通便利,每年前来观看专家、旅游爱好者上万人。2005年3月广西社会科学院、东南亚社会科学院、广西民族学院、泰国学者曾专程来到村里考察,对这里浓厚的民俗风情都给予很高评价。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25)

 

民俗文化展演。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26)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27)

 

目前香港进源集团广西第一湾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根据民俗文化旅游需求,准备与县有关部门和村里策划和挖掘蚂拐节的精华,让民俗文化和产业文化结合一起,使之既能永远传承又能造福百姓。

作者单位 :广西东兰县发展和改革局

联系电话:18977877266

照片:韦录东、岑福山等。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28)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29)

 

葬蚂拐当晚,全村都是不夜天,对歌到第二天天天亮。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30)

 

铜鼓表演。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31)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32)

 

民俗传统文化表演。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33)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34)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35)

 

 

在东兰,有一个专为青娃订立的节俗(图36)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