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李君如
不久前在《胡锦涛文选》出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即发展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这个观点,谈几点体会:
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科学论断来自于社会主义实践的深刻总结。民主革命时期毛主席就提出,把工业化和生产力作为新社会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地方。在我们党领导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转变过程中,确立过渡时期以工业化为主体实现转变的总路线,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了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可惜的是,后来我们在发展问题上犯了错误、走了弯路,还把发展生产力的主张说成是修正主义,搞乱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文化大革命”以后,我们在拨乱反正和全面改革中,认识到了“发展是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发展才是硬道理”,后者是邓小平南巡讲话中人们最熟悉的话。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后,历史把政党建设问题提上议事日程,搞清楚建立什么样的政党是时代赋予江泽民总书记的使命。他说,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发展大国,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这说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候,我们认识到党的先进性的重要表现就是党能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力的要求,结论就是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进入21世纪,我们开始实施三步走战略,党中央提出要用20年的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第一要义是什么,现代化意义上的发展要解决什么问题?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应运而生。我们党在实践中认识到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段历史是我们共同走过来的,没有这样的发展就没有中国进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
发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持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这一科学论断不仅反映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发展中获得的深刻经验,而且针对的是今天新的实践及其提出的新问题。从现实角度来讲,“发展的决定性意义”首先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对发展问题的认识,不仅认识了发展重要性,而且认识到发展必须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的发展,这对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很大的深化和推进。“发展的决定性意义”要求我们从五位一体的角度去做好工作,强调从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美国次贷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也就是说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结构调整要从增量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要素转入到创新驱动。这些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将其称为经济新常态。对此,强调发展的决定性意义,就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归根到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科学论断,就是要求我们按照党的十八大精神,特别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发展新理念,按照发展规律攻坚克难,夺取小康的全面胜利。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出发,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这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新认识。其中,创新揭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创新问题和改革相联系,涉及生产内部重组、变革,牵扯到的关键词还有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协调,在农耕文明阶段,不需要多少协调,在工业文明需要协调,社会化生产就是协调,到网络时代不协调是不可能的;绿色,反映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而且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发展中地位越来越突出;开放,封闭式创新是搞不出来的;共享,是发展的最高境界。可以说,五大发展理念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当代发展规律的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