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非遗” 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第三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宝安区系列文化活动开幕
非遗传承,宝安在行动。10月31日下午,第三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宝安区系列文化活动在新桥街道曾氏大宗祠开幕。“老村老祠堂.新作新风尚”——历届“群艺杯”全国摄影艺术非遗影像优秀作品展、“妈妈的味道”之国泰民安忆美食活动、“非遗会客厅”之专家论坛暨传承人培训三大主题活动纷纷亮相,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助力“双区”建设。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副会长王程太、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香港演艺学院客座教授詹晓楠、深圳市高层次人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黄文胜、新桥街道党工委委员、群团工作部部长余介方与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刘明军等专家与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宝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人类活动中,留下了无数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古迹,这些文化珍宝是宝安本土历史文化与情感的记忆。据了解,宝安现有国家级非遗名录1个、省级非遗名录9个、市级非遗名录15个、区级非遗名录29个,国家规定普查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列举的十六项内容在宝安也均有存活,其中80%以上为宝安本土成长的传承项目。
第三届深圳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宝安区系列文化活动包括“老村老祠堂.新作新风尚”——历届“群艺杯”全国摄影艺术非遗影像优秀作品展、“妈妈的味道”之国泰民安忆美食活动、“非遗会客厅”之专家论坛暨传承人培训三大主题活动。非遗周活动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曾氏大宗祠首次举办非遗图片展等,以古建筑与非遗相结合的方式集中展示宝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就是为了传承与弘扬宝安非遗文化,正是文物活化利用的一次探索与实践,有利于助推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与传承、活化与利用。
其中,“老村老祠堂.新作新风尚”——历届“群艺杯”全国摄影艺术非遗影像优秀作品展,用摄影语言全面客观地反映中华民族古老生命记忆和文化基因的传承与发展,唤起人们珍爱传统的文化自觉;此外,现场还举办了宝安区非遗项目图片展,展出宝安区四个批次29个非遗项目,宣传展示宝安区非遗保护成果,深化市民对宝安非遗项目的理解,传承与弘扬非遗文化,进一步提升市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度,充分发挥非遗文化增强城市凝聚力的重要作用。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6日。
在“妈妈的味道”之国泰民安忆美食活动现场,市民络绎不绝,品尝宝安众多传统美食小吃,喜嫁礼饼、麦氏奶茶、公明腊肠、橹罟方粽……市民在感受传统美食魅力的同时,唤醒儿时美味的悠长记忆,想起“妈妈的味道”。当天,还举办了“非遗会客厅”之专家论坛暨传承人培训,国家、省、市三级的非遗保护专家与宝安区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就粤港澳大湾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背景下如何做好非遗保护工作进行交流与对话,探寻非遗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思路,促进非遗保护实践与理论研究更好地结合。
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刘明军表示,深圳正站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新起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宝安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突出非遗活化传承和文物合理利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并与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深度融合、开放共享,是宝安文化人义不容辞的文化使命与责任担当。据了解,本次活动由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指导,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宝安区摄影家协会承办。
(左汀汀 苏米娜 马佳骥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