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11-04 15:40

  北京东正2016年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预展时间:11月8日-11月10日拍卖时间:11月11日-11月12日预展及拍卖地点:北京嘉里大酒店  洪武朝瓷器是上承元代、下启永乐宣德的重要转变时期,总体风格介于元代和永乐宣德朝之间。就釉里红而言,洪武釉里红瓷器是明代烧制最成功的阶段,也是极盛时期。如果说元代是以青花瓷器为釉下彩绘瓷器的代表,那么洪武朝则开始了以釉里红瓷器为釉下彩绘瓷器的新时代。本场北京东正2016年秋拍中,一件明洪武年间的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石榴尊惊艳亮相皇家长物专场。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1)

明洪武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石榴尊 H:51 cm RMB 12,000,000-15,000,000  虽然处在元明之际的转变期,洪武釉里红在拉坯、烧成、釉色等各方面都达到了顶峰。此件明洪武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石榴尊,撇口,束颈,丰肩,圆腹,腹部下渐收,圈足。通体装饰釉里红花纹,尊身为十二瓣瓜棱形。胎体厚重,釉面莹润,造型浑厚典雅。花纹纹饰仍然采用分层描法,由口沿至底,分别为如意云头纹、蕉叶纹、折帶雲纹、串花纹、仰俯蕉叶纹,回字纹及卷草纹等。纹饰层次繁复,带有明显的元代遗风。釉里红瓷器以其难得一见及巧夺天工而闻名于世,这种极为敏感的红料,陶匠必须小心谨慎处理釉汁成份、铜红料比例、窑内的焙烧温度和氧化程度,以及瓷胎在炉膛内的摆放位置,以期达预期的颜色效果。如果温度过高,铜料会全部挥发干净,温度过低则彩晦暗。即使工匠极尽能事,不理想的釉里红产品仍是占了大多数。在这样几近苛刻的呈色环境下,诸如本品所呈现出的紫红色并略微泛灰色色调,且发色匀称即是标准至极,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2)

  但明代釉里红的珍贵除去其复杂的烧制难度,尚有另一个原因。自古以来,中国人均视红色为吉祥喜庆的象征。据《大明会典》记载,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皇上诏令,宫廷祭祀所用的金属器物概由瓷器代替。当时,每个祭坛皆有其特定的颜色,而代表朝日坛的正是赤色。御窑厂、府邸等这些考古埋藏属性明确证实洪武釉里红属官窑器,这与明初景德镇民窑和墓葬中没有发现釉里红的现象也是相互印证的。这种宫廷专用的作风,与元代瓷器以外销为主、随意性很大的特征是截然不同的。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3)

  数量稀有之外,本品的花卉纹饰也颇有特色,瓜棱上的“串花纹饰”明顯突出了縱向伸展,在視覺上散發出的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其實“串枝花卉”,即長串花卉加底部配有洞石的畫面結構,已是宋代宮廷繪畫中的傳統之一,只是當用在造型穩重之中見修長美感的石榴尊之上時,為配合瓜楞所構成的空間,加以調整誇張而已。出生於洪武晚期的宮廷畫家戴進(1388-1462),作品有《蜀葵蛺蝶圖》,正恰似是脫胎於本石榴尊之上。十二串品類各不相同的花卉,串串之上含苞的花蕾與怒放的花朵同在。這既象征着一年四季,月月好景的常駐,也借待開的花蕾表達了子嗣之興盛,以及繁華之連綿不絕的美意,在在都是對大明昌隆國運的憧憬。  以现代人的审美力与亮丽而工整的明清青花官窑器相比,明洪武釉里红或许有些黯然失色,再加上洪武朝遗传世品不多,书写款识甚少,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把釉里红中的粗笨器归为元代,秀巧器物归为永宣时期,洪武釉里红非元即永宣,认识相当含糊。直到近三四十年来,随着南京明故宫遗址、北京明代司钥库旧址和江西景德镇珠山御窑遗址的考古发掘,数千件洪武瓷片被辨识分离出来,经过与纪年墓出土实物和传世品的相互对照,明洪武釉里红的面貌最终被揭示出来。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世界艺术品市场掀起一股“洪武釉里红”收藏热潮。2006年春,香港佳士得一件明洪武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玉壶春瓶拍出了8000万的高价,2011年4月香港苏富比又以4000万港币的价格售出明洪武釉里红开光式‘寿鞠图’棱口折沿大盘。  参阅: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4)

《上海博物馆展》东京国立博物馆,1993年,第190页,编号111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5)

  《明代洪武永乐御窑瓷器-景德镇御窑遗址出土与故宫博物院藏传世瓷器对比》故宫出版社,2015年,第20页,编号2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6)

《梅泽纪念馆所藏中国?元明の陶瓷》MOA美术馆,1992年,第13页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7)

《东洋陶瓷名品图录》松冈美术馆 第54页,图63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8)

《北京故宫博物院展》日中艺协,2003年,第81页,编号71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9)

《中国瓷器 荘绍绥收藏》 第46页,图6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10)

《中国陶瓷全集?明(上)》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第211页,编号233  解读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石榴尊  釉里红四季花卉纹瓜棱石榴尊明洪武(1368-1398)是景德镇制瓷业承前启后的发展时期,文献记载“洪武二年,设厂于(景德)镇之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称官瓷,以别民窑”明宫廷在景德镇设置御窑厂,标志着宫廷陶瓷生产经过元末明初的战乱之后开始走上正轨。  洪武官窑瓷器不书纪年款,瓷器生产继承了蒙元时期的遗风。以尊、罐、瓶、碗、盘等大型器物为主。青花瓷器和釉里红瓷器的烧制是这一时期瓷器生产的一大亮点。石榴尊为明洪武时期烧制的典型器物之一。因其造型酷似石榴,故形象地称其为“石榴尊”。石榴尊多以花卉纹作为腹部主体装饰,上下分别以如意云头纹,莲瓣纹、回纹,朵云纹为装饰带,纹饰层次可达十层,尽管层次繁多,却繁而有序,主题鲜明。器物整体气势雄浑,反映出明初瓷器粗犷的艺术风格。  此件石榴尊敞口外撇,短颈,丰圆肩、肩部以下渐敛,近足微外撇,厚圈足。通体以铜红料绘画纹饰,下凹的棱线将器体自然凸起呈十二花瓣形,自上而下装饰十层,分别为回纹、如意云纹、上仰莲瓣纹内绘折枝花纹,朵云纹;腹部主题纹饰是在十二个花瓣形内配置十二组串枝花卉纹,有缠枝莲花纹、扁菊花、牡丹和茶花等纹,其上又绘制一组如意云头纹,内绘折枝莲花纹,云头形纹饰如同飘带盘转围绕,既将二组纹饰区别开来,又使得纹饰不致过于呆板,增添了纹饰的动感;下部为仰覆莲瓣纹,间以回纹装饰,莲瓣纹内分绘朵云纹及折枝花卉纹,足边为卷草纹。整体装饰虽然层次繁多,但主题纹饰鲜明。器物胎体厚重,型体饱满、硕大,为明洪武时期的重器之一。  此类花卉纹石榴尊存世品不足十件,多藏于国内外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见图1)、上海博物馆(见图2)、日本大阪东洋陶瓷馆、日本梅泽纪念馆、大英博物馆、瑞士保尔艺术馆等,鲜有个人收藏。此外,天津博物馆还藏有一件釉里红松竹梅纹罐,亦属此类风格。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11)

图1 釉里红花卉纹石榴尊,明洪武时期(1368-1398年),故宫博物馆藏

明早釉里红石榴尊亮相秋拍(图12)

图2。 釉里红花卉纹石榴尊,明洪武时期(1368-1398年),上海博物馆藏  石榴尊高度一般在50-60厘米,器型较大,成型难度极高,正因如此,其胎体首先采用分段制作,再统一对接烧制而成。因此一件器物常以口、上腹、下腹、足部四部分对接而成。器物在烧制过程中,由于胎、釉收缩率不同,对接痕迹往往在器表都能看出来。由于对接成型工艺尚未成熟,因而会出现断裂或口部缺失的现象,这一特征恰恰反映出元末明初大型瓷器烧造不成熟的特点。  这件釉里红瓷器呈色略泛灰,呈猪肝色,这种现象与洪武瓷器的特点相符。釉里红呈色稳定性极难掌握,对烧制的温度和窑内气氛要求严格,稍有不符,便会出现釉里红呈色偏灰、褐的现象。存世的釉里红官窑瓷器中不乏此类器物存在。  从纹样上看,洪武釉里红器物,沿袭了元代创造的线绘装饰技法,使得纹饰表现更为精细。洪武釉里红花卉纹石榴尊,所绘主题纹样多以四季花卉纹为主,有缠枝莲莲花纹、扁菊花、牡丹和茶花,扁菊花纹较为多见,成为这一时期瓷器的装饰特征之一。类似的装饰纹样同样出现在青花器上。这些花卉纹饰,应是明洪武官窑瓷器的典型样式。  《大明会典》记载“明洪武二十一年定,凡烧造供用器皿等物,须要定夺样制,计算人工物料。如果数多,起取人匠赴京,置窑兴工。或数少,行移饶、处等府烧造。”明初各地王公大墓中釉里红器极少见,表明釉里红瓷器是明朝宫廷御用瓷,在明初只有皇室方可使用,且不轻易赏赐。这一点从景德镇御窑厂考古发现也得以证明。当地窑址出土的釉里红和青花器显然是当时烧制的产品不符合要求,不准进入宫廷,也不能流向民间,采取就地打碎掩埋的方式处理。釉里红石榴尊原应有盖,然盖不易保存,故幸存者寥寥。这种瓜棱形石榴尊烧制难度大,装饰纹样繁复,在同时期的器物中堪称为上品。  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员 郑宏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