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岂之:文化自信需要从会通传统中寻找活水

来源:凤凰国学 作者:张岂之  发布时间:2016-12-10 14:05

  导读:现代中国为什么亟需重建文化自信?重建文化自信的基础是什么?出路又在哪里?10月28日上午,年届九旬的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张岂之先生登上岳麓书院讲坛,主讲《文化自信的历史纪实与时代意义》,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教授担任主持,这是“致敬国学: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盛典系列活动的第二场重磅活动,以下为讲坛实录第一部分:

  主持人肖永明(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同道、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我首先谨代表讲坛的主办方岳麓书院、凤凰网、凤凰卫视、敦和基金会以及承办方岳麓书院国学研究与传播中心、凤凰网国学频道,对张先生的到来表示衷心的感谢,也欢迎我们在座各位朋友的参与。历史和传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只有回到历史,才能找到真正的文化自信。为了回到历史,研究国学、振兴国学,引领社会风尚,我们特举办全球华人国学大典。从10月27号开始,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的终极盛宴已经拉开帷幕,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活动,其中我们邀请了两位国内著名学者来岳麓书院讲学,昨天我们邀请的是87岁高龄的著名文物专家、考古学家孙机先生。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的是,我国著名思想史家、教育家,已经90岁的张岂之先生。这两场讲坛作为系列活动的开端,组委会想传达国学大典的宗旨就是:“亲近国学、致敬国学、重建斯文”,以最隆重的盛典、最尊贵的仪轨向国学致敬、向深耕于国学研究与传播的学者致敬。同时我们举办各类的讲坛与论坛,拉近国学与普通大众的距离,让更多人感受到国学大师的智慧,彰显出中华民族在新时期的文化自觉与自信,从而重建斯文中国。盛典的期间,我们将举办亲近国学精英创新论坛、重建斯文跨界高端峰会,第二届赫曦国乐节、第二届全球华人国学大典颁奖典礼等一系列的活动,请各位朋友关注、参与和宣传。在正式讲座之前,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张先生。

张岂之:文化自信需要从会通传统中寻找活水(图1)

  张岂之先生

  张先生出生于1927年,江苏南通人。195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同年考入清华大学文科研究所攻读研究生,1952年在西北大学从事教学工作,1980年晋升为教授,84年经国务院全国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北大学校长,现任西北大学名誉校长,西北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文化研究所教授,中央马工程研究专家,以及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顾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务,历任国务院学科评定组,历史学科组成员,教育部古籍整理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等。张先生主编的《中国思想史》曾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优秀奖,获得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荣誉奖。这次讲座,张先生的题目是论《文化自信的历史纪实与现实意义》,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张先生开讲。

  张岂之:肖永明教授和各位朋友、各位同学,今天我有机会和岳麓书院还有其他兄弟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在岳麓书院讲坛一起来探讨关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问题,我感到很荣幸,而且很高兴,我是岳麓书院的常客,每隔几年都要来一次,来了以后,一点陌生的感觉都没有,就好象回到自己家里一样。我已经有4年没有来岳麓书院了,在这4年过程中间,特别是最近一两年,我在想什么、做什么、准备要研究哪方面的问题。利用今天的机会,我和在座的老师、和青年朋友们讲一讲。主要讲以下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学习思考文化自信大问题。文化自信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我们都清楚,建立在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这样一个基础上。关于文化自信,把它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核心位置上。我们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有方方面面的许多丰富内容。把它文化自信提到核心的位置上,是总书记习近平同志今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国学座谈会上的讲话,把它讲得很清楚了。他说:“我们要坚定中国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还有昨天十八大六中全会胜利闭幕,在公告里提到了,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这一次会议上,又提到四个自信,而且又进一步的论述了文化自信,说坚定了对道路自信,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以实际行动让党员和群众感受到文化自信的强大力量。所以文化自信今天已经成为我们强大的理想、信念。所以我们进一步加强对文化自信的理解,对党内、党外的同志,对我们高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是十分必要的。我想首先从中华五千多年文明史的角度,来谈一下我自己对文化自信的看法,然后再谈到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我们之所以应该有,也必须要有文化自信,这是对中国文明史加以研究的结果,它不仅仅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结果,而且也是对中国文明史加以审视的结果,这方面一些论点想向朋友们介绍一下。我想从秦始皇开始说起。秦王政从22岁亲政以后,用了17年时间连续作战,于公元前221年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建立了秦王朝。秦王朝大家在座的都清楚,秦王朝是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十多年,建都咸阳,咸阳就是今天陕西省的咸阳。秦始皇的功绩,就在于用郡县制取代了封建制,这意义十分重大。重大就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方面,在国家制度里面,从秦始皇开始国家中的地域关系取代了西周的血缘关系,使早期的部族国家转化为疆域的国家,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变革。第二个方面是,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员取代了世袭的领主,国家的行政管理有了很大的提高。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还曾经想汇合异域文化,把它汇合起来,但是没有成功。秦始皇在文字上,明确的命令全国都采用小篆,各个地方的乡音、口音不同,但是文字相同,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没有统一的文字是不行的。

  到汉武帝的时候,地域文化大体上完成了汇合的过程。与此相应,武帝开始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这样以汉王朝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共同体才真正的形成了。这个共同体的形成也反映了中国在当时的文化自信,这个文化共同体以儒学为主导,也包含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之学。在中国自古以来,既有国家文化的共同体,从西汉开始;又有带有文化地域特色的支脉,这二者相融、相合,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就拿到现在来看,我们全国的中国化有马克思主义指导,但是我们各地还有从古代传下来的地域文化。例如在湖南就有湘学研究的历史传统,一直发展到中国。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显示出了强劲的生命力,因为它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始终以一种开放的态度在吸收域内和域外的文化,能够在自信会通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域内国家的理论成果,而且有能力,全面的研究外域的文化。例如对印度的佛教,中国的研究就很全面。当历史发展到13世纪,印度人对佛教已经不是理解了,由印度教来代替了佛教的主导地位。那么怎样去了解印度的佛教呢?只有从中国来研究佛教,不但代表佛教的典籍在中国可以完整的找到,而且在研究方面的成果,也可以获得全面的理解。

  这里还要谈一下唐代,唐太宗本来也想学汉武帝,搞一搞文化共同体,命几位大臣研究儒家的学说,这几位大臣都很有研究。颜师古等等,费了几年时间编了一本书,就名字叫做《五经正义》。儒家的《五经正义》,以《五经正义》这一部书作为大唐时期国家文化共同体的一个代表作。而且让全国的人民都来学习,费了很大工夫,《五经正义》编出来。效果怎么样呢?不怎么样。没有起到之前预想的效果,把国家的意识形态、大唐的意识形态,臣民们都从这个意识形态里头吸取精神营养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费了很长的时间,20年的时间搞了这一部书,结果是这样一个结果,原因在哪里?时代不同了,西汉汉武帝可以,唐太宗就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当时佛教已经传到我们中土好几百年了。从两汉时期传来,我们中国人慢慢对佛教究竟讲什么等等有所了解了,很多事通过比较以后,就感到我们的儒学还有缺点,还有不周。用哲学的名词来说,缺点在哪里?缺点就在于:本体论的建构不周。学生问孔子:什么是生死问题。孔子回答说未之生,焉知死。不行,你不传生死问题,光讲我不知道生,怎么知道死。没有解决问题。也反映了儒学从春秋末期产生,一直到唐代在本体论的问题上没有解决,为什么?武则天一看《华严经》以后,十分感佩。因为,华严宗里头,我们从宗教哲学的角度来看,它把本体谈得很清楚。武则天很欣赏,不完全是迷信了。这是我们的缺点嘛!这是儒学的缺点,那样应该要鼓起来,假如不鼓起来就没有办法了。

  还有个实际情况。老实讲到唐代,特别是安史之乱以后,光靠儒学作为一种统治思想,已经远远不够了。这一点韩愈的文章,在座的朋友们都读过,说得很清楚,他给皇帝上书,建议以后不要再把佛骨,佛的骨,从扶风地宫里面拿出来,然后一百多华里再运到长安,在明堂里头供奉起来,让一百多万的长安的人都去瞻仰。韩愈说,这你不是宣传佛教吗?这个办法不好啊。谏,给皇帝建议:不要再搞迎佛骨了。把佛骨从扶风法门寺的地宫里头拿出来,然后一百多华里一波一拨地再运到长安,在明堂里供奉起来。日夜有人去瞻仰、膜拜。日夜不断的人去瞻仰啊、拜啊。韩愈这个建议,皇帝没有接受,他受罚了。受罚了,那就不去说它了。这个说明什么?这说明历史是无情的。到了唐代这个时期,只靠儒学,而儒学本身又不发展,简单的排除佛教行不行呢?不行。就要想其它的办法,什么办法呢?仍然要采取佛教,要研究佛教,佛教里头哪些在儒学里面可以做补充,至少在本体论上,你儒学不够我可以做补充吧。

  还有道教的问题,到隋唐之际,道教也就起来了。唐朝从李渊、李世民开始,姓李,把李耳的《道德经》,是我本家嘛,天然的有一种感情。所以道教在唐朝也兴起了,特别是在皇室都姓李,再有在人民大众之间也普及。因为道教里最吸引人的地方,有很多治病的药方可以用。但是到了唐朝,光靠《五经正义》行不行呢?你不能与时俱进呐?大家读《五经正义》。大文豪们像韩愈、柳宗元、刘禹锡他们对儒家经典熟得很,同时他们对佛教的经典,也研究得很深刻。而且对《道德经》,对道教他们也有研究。你要他们这批大儒什么都不看,光看《五经正义》,然后发挥发挥做不到,历史是无情的,历史文化的发展是无情的。那怎么办?我们中华优秀文化里头提出一个好的办法,这个好的办法就是在《易·大传》里面提的,要会通。会通是《易·大传》提的。《易·大传》这部书是秦汉之际,儒家的一些很有学问的人来研究儒学,得出的结论。它的理论就写在《易·大传》的《系辞》上下篇。这个我建议在座的朋友们要看,很多理论观点。什么叫会通?会通的意思是比较各种学说,然后贯通起来,不是简单去排除它,而是把一种学术与时俱进加以推进,使之为我所用。很大的一个进展,所以到了唐代,韩愈讲的《谏迎佛骨表》,刚才提到了,不生效。那怎么办呢?只有会通,会通到什么程度呢?一直唐以后,就是五代十国。五代十国在中原这个政权几年一换几年一换。五代十国一共50多年,这个时期中原的政权走马灯一样,每一个政权有个共同点。共同点在哪里呢,重视农业生产,都重视。所以五代十国期间,农业生产和发展,人民还安居乐业。因此,到了五代十国的末期,在这样一个农业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有个新的教育文化机构产生了,名字就叫做书院,像岳麓书院嘛。五代十国之末,书院就盛行了,当时的书院是什么作用?当时还没有到宋代,还没有发明活字排版,只是刻字,书是刻出来,刻出来以后啊,总会有错误吧。那你去校正、校对。校对的机关开始就叫做书院,校对刻出来的木板书。后来书院就进一步发展,在山清水秀的地方,例如我们长沙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就是在这,有老师,还有一些学生。而且在这个时代里头,他们就要反思:儒学怎么办?儒学要发展不能老像汉代那样,笺注之学,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什么文字,哪一个词怎么讲啊,意义不大。汉代人,特别是刘向父子做得差不多了,那些已经传下来了。把儒学的由笺注之学改为义理之学。究竟在儒学里头有哪些道理,讲了哪些哲学性,哪些今天还可以用嘛,哪些今天还不足,要加以补充嘛?这样基础上,到了宋代,义理之学产生了,儒学新的形态产生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儒学也得与时俱进,你不与时俱进,你就被淘汰。我凭着政权的力量,我光让佛教盛行,我就是明令昭告天下,让儒学一家独行,不行。历史以及思想文化的规律。你唐太宗做不到,你玄宗也做不到,你到北宋时期的也都做不到,你只能够因势而导,要把你的儒学发展与时俱进。所以到南宋时期,朱熹讲:我们儒学一个最终的目的,要找一个东西,就是活水源头。没有活水源头,儒学就是死水一潭,光靠皇帝的命令是不行的,那这个活水源头是什么?一个是历史的客观形式,第二是百家之学都要研究,都要从理论上来推进我们的儒学。

  所以经过唐代以后,为什么到北宋新儒学产生了?不是偶然的。经过了长期的反思以及实习,儒学很巩固地建立起了自己的本体论。我今天就不说这个本体论了,这是张载在关学里说得很清楚,我到最后还要讲这个问题。慢慢地前进。活水源头。你佛家到了中国以后,没有印度。你必须加强你的世俗化。不要成天在寺庙里头光念经,不行。你要在东土立足,并且发扬,你就必须要世俗化。怎么世俗化呢?我要讲尊君孝父。你不尊君孝父,你佛教要在中国盛行,相信的人很多啊,梦想,办不到。所以佛教慢慢世俗化,我们有一个名词,也叫儒学化,也叫做佛教的中土化。像玄奘那样到印度取经,他最后创造的一个宗派叫唯识宗。印度佛教里头有大的宗派,他理解很深。但是他创立了唯识宗,我们研究中国佛学史。在民间相信的程度,只奉行了三四十年。那么有学问的玄奘,三四十年没有人相信他。太烦琐,和中国人的性格不合,农民更不相信他。相反,后来禅宗的惠能把它更进一步,最后通俗化、世俗化。相信的人就多得不得了,唯识宗那学问那么大,玄奘,哎呀“八识”啊,中间的关系那么烦琐的,只有高级知识分子当时可以看得懂,一般人还看不懂,所以唯识宗三四十年没有人相信它,信者寥寥。

  后来到民国时期,熊十力先生,来个新唯识宗。我在北大读书的时候,1946年、1950年就选了熊十力先生这个课。我们听起来觉得玄得很,它好像没有介绍多少。熊先生拿着手杖,一会看看学生在后头听不懂,他拿手杖敲敲头“你悟了没有?”“恩,我没有悟”。你太繁琐,不大懂啊。这我还写成文章公开发表过。所以我简单的把历史情况给朋友们说一下,说明了朱熹讲的儒学要活水源头,对所有的思想文化的发展,都要有活水源头,都要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向前推进,必须要有这个。没有这个,它就发展不了,这就是经验,这些经验对我们来讲是很重要的。

  道教经过会通以后,也有很大的变化。道教,一个是它的修炼方法和它的理论不要都放在一起,要分开来研究。一分开来研究以后,效果就非常显著了。你看经过唐代,一直到五代十国,到北宋,整个的思想面貌就是寻找活水源头,与时俱进。你不与时俱进,自己封闭自己,最后没有出路。这些经验教训,我们对儒学的研究都要十分注意,很启发我们今天。这些经验教学在我们今天都要很好的加以研究。第一个题目,我们就讲到这里,也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今天还有一个任务,就是用文化自信去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要创建社会主义新文化,不断的找活水源头,推动它向前发展,我们今天的文化自信,就是古代文化自信会通的提升与发展。古代文化自信的会通与发展,给我们今天提供了很有用的历史经验,第一个题目先讲到这里。

责任编辑:Cultural editor
首页 | 资讯 | 关注 | 经济 | 科技 | 企业 | 生活 | 艺术 | 综合 | 图片

版权所有 by 中国时代文化网

事务邮箱:shiwu@china-timesculture.org

ICP备1716256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