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湖善粮公社”的互助温情,到“水浒赶吉”的文化传承;从“西湖阿姐银龄行动”的银发风采,到“西湖义警·少年警校”的平安守护……西湖之美,美在湖光山色,更美在文明浸润的精神底色。4月9日下午,2025年西湖区文化特派员风采展暨文明实践日主题活动在M511举行,活动现场正式启动西湖文明实践联盟,文化赋能、联盟共建、多元体验等亮点纷呈,勾勒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生动画卷。
来自西湖区各镇街、高校、企业、文明单位、公益组织的代表,以及文化特派员、西湖阿姐和热情的市民朋友们在此欢聚一堂。



在西湖区,阵地星罗棋布,文明薪火相传。杭州西溪水浒文化展示馆、弥陀寺文化公园、农村文化礼堂正传承着优秀的传统文化;“阅见曙光·文化会客厅”、M511光影汇等创新空间,正以多元形态开启公共文化服务新范式;古荡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留下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则以聚民智、汇民力的生动实践,成为联结群众的精神纽带……这些星罗棋布的文明实践联盟阵地,犹如镶嵌在西湖大地上的明珠,共同点亮城市文明的新图景。
活动现场,西湖区为首批文明实践联盟阵地授牌——杭州西溪水浒文化展示馆、弥陀寺文化公园、M511光影汇等10个阵地成为“文明地标”,涵盖传统文化传承、创新服务体验、群众力量凝聚等多元功能。“我们积极培育一批文明实践联盟阵地,让这些阵地成为‘老百姓放下碗筷就想去的地方’,同时也串起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璀璨珠链。”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随着西湖文明实践联盟正式启动,西湖区将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主阵地,以文化特派员为纽带,整合各级文明力量,聚焦“五大提质行动”,构建“两张清单”,打造“三大文明实践圈”,全力擦亮“首善之区 西湖有礼”的城市金名片。
值得关注的是,“水浒赶吉”“文化特派员西湖印记” 等文明实践活动品牌同步推出,将通过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碰撞、个体与群体的协同共进、城市与乡村的美美与共,持续绽放文明实践的时代光彩。



越剧唱腔悠扬流转,西溪小花篮编织技艺指尖生花,书画惠民活动墨香四溢,空竹运动展演活力四射……西湖区文化特派员们深耕基层,以“种文化、育文明、促共富、展风采”为己任,将“首善之区”的文明追求融入城市肌理,构筑起既有山水诗意、更有文明温度的现代化城区。
活动现场的文化特派员风采展成为焦点,市民们驻足展位前,通过理论宣讲、服务案例、品牌成果等多维展示,直观感受他们如何让空竹运动成为社区“潮玩”、让书画课堂走进百姓生活、让宋韵插花成为新式潮流……见证基层文化从“输血”到“造血”的蝶变。
“‘益’起同行,让体育精神照亮城市角落。”“这,就是齐聚西湖的文明之花,照亮心灵,温暖城市每一个地方!”……来自“西湖阿姐银龄行动”“文明观赛·益起同行”“湖山入眼新”等10位文明实践特色项目的代表,以亲身经历讲述文明实践如何如春雨般浸润生活:或是银龄志愿者的暖心服务,或是赛事文明的全民践行,或是文艺活动的美美与共……勾勒出西湖区文明实践的立体图景。
活动现场,文艺演出成为文化与文明的对话舞台。由一级导演、一级演员、西湖区艺术村长刘福洋领衔的团队带来的《水浒舞》,以刚柔并济的舞姿演绎忠义文化,让传统文化在创新表达中“活”了 起来;“有礼In西湖”分享汇上,古荡街道朱妍讲述城市书房如何通过空间创新与公益赋能,成为居民的“文化充电站”;文新街道潘劭莹的情景演讲《凡人歌》,聚焦社区保安、外卖骑手等新就业群体,用平凡故事勾勒城市温度,引发全场共鸣。



活动当天,还同步举办了“春风集”“春水集”“春e集”三个“有礼西湖”文明市集,以及“文艺赋美”音乐会,人气火爆。
“春风集”提供社保咨询、健康义诊等便民服务,“春水集”展示宋韵插花、翠苑空竹、西溪小花篮、西子女红等非遗技艺,“春 e 集”带来西湖阿姐AI智能体智慧助老、数字气味交互等科技体验,让文明实践从“可看”升级为“可感”“可参与”。
文化是西湖的灵魂,文明是城市的底色。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西湖区将持续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体系建设,让文明实践成果转化为群众触手可及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推进“六六行动”、打造“两高两区”注入强劲精神动力,让文明之光照亮西湖的每一个角落。